海蝶音乐(微博)是唱片业内除了四大公司外鲜有的能坚持25年以上的厂牌。一来,五位原始股东都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人,做音乐的理念很纯粹;二来,海蝶做音乐很随缘,讲究“气场”。对于近来唱片业由宋柯“不出实体唱片、不签艺人”引发的讨论,记者采访了北京海蝶音乐总裁毕晓世,说到这个话题,电话另一端的毕老师感慨万千,从亲历者和从业者的角度道出了唱片业的发展瓶颈和方向。他表示,虽然现在困难很多,但从业者要看到光明的前景,一定要肯付出暂时的痛苦、纠结,放平心态、团结起来,才能迎来行业的曙光。
谈话题背景:实体唱片现状是经济规律使然
记者:“实体唱片将死”的话题最近很热,你怎样看待?
毕晓世:这是一个过程。我们这一代音乐人恰恰经历了这个演变过程。上世纪60年代末,中学时期就接触过“钢丝录音机”,我的音乐启蒙除了家庭背景的因素,基本上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说到唱片业的窘境,有一个算是标志性的事件。去年,索尼公司最后一家生产卡带的工厂关闭。这意味着什么?局外人恐怕都能明白。可是,想想看,2003年,林俊杰(微博)发专辑的时候,卡带的销售还可占到当时实体销售过半的比重。仅仅是七八年的时间呀!CD也变得越来越“小众”……无论是哪种介质,我们这一代音乐人都是从这些不同的载体传播的音乐中汲取了养分随后又投入这个事业中来的,对此很有感情也深有感触。
记者:这种变化趋势,对业内人士来讲大方向似乎能预料到,只是速度快得有些措手不及。
毕晓世:这个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供求需要的简便性决定了这一点。像卡带,这种载体相对落后了。因为有了网络、电信、手机这些新的载体,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变化也是经济规律使然,不是谁想阻止就能阻止得了的。
记者:实体唱片业的前景注定很悲观?
毕晓世:其实音乐的需求在全世界范围内只会增长。只不过,现在获取音乐的渠道越来越多了。因此,作为音乐产业链条中曾经是重要组成部分的实体唱片,其市场份额注定会受到较大冲击。当然,音乐还会以更多样的方式出现或催生出来,前提就是新技术。
记者:实体唱片业的没落,有经济规律的必然,是不是也有一些推波助澜的因素?
毕晓世:这又回到了老生常谈的版权问题。前两天,我参加了一个电影首映礼。宣传单上,都标注了导演及演员的名字,而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的名字则无一例外地被“遗漏”了。可见大家对音乐创作的重视程度有多么低,似乎认为这样做是应该的。1993年,我制作了杨钰莹的《轻轻地告诉你》,几百万张的销量。要是分配版税的话,大发了。我只拿到词曲3000元钱,这在当时已经很高了。这种事情虽然很尴尬,但我们毕竟看到,目前事态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这一代人可能等不到最棒的时刻,但我觉得经过那么多年的呼吁和几代音乐人为这个事情做不懈的努力和铺垫,值得。可惜的是,有些人不再坚持了。因此,媒体和从业者一定要唤醒大众的版权保护意识。我希望在我老的时候,能看到这一行业真正有才华的年轻人有动力去创造更多的好作品。虽然我们目前仍比较清贫,但我没有遗憾。
谈业内环境
我们缺的是软件
记者:目前音乐这个行业不如影视行业火,为什么?
毕晓世:影视行业比较光鲜,有视觉冲击。如果一些主要元素选对了,像剧本、主创等,基本就OK了,演员也能随之走红。音乐则不然,成本高、风险大,有太多的不可预见性。目前,尽管行业不景气,每年仍然有上百张EP、专辑推出,没有哪张唱片在创作、制作的时候是不花钱、不用心的,但绝大多数都打了水漂儿。因为这个行业不是暴利的,是相对透明的,没有潜规则。不是说某个大老板想捧红一个新人,砸上一大笔钱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反观其他行业,就有这种可能。
记者:这个行业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吗?
毕晓世:不,很多大老板蠢蠢欲动。社会上不缺热钱,虽然投给影视公司的多一点,但音乐行业并不缺钱。我们真正缺乏的是软件和氛围。
记者:怎么讲?
毕晓世:从制度的大环境讲,把版权问题解决好了,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大家就能安心地去创作。就从业者的因素讲,现在缺少在合理的氛围之下认真学音乐继而安心搞创作的人,或者说人才。另外,业界还是有一些浮夸的心态。比如“我们搞几个全世界设备最先进的录音棚”,以为有了这些我们就牛了,实际上没有用。放着最好的设备,如果人做不出好音乐,就是一堆破铜烂铁。
记者:软件的提升是需要相关部门的政策以及大的社会环境支撑的。
毕晓世: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政府越来越重视这一点。文化部、出版总署正在酝酿着就增值业务这一块对以前的一些行规进行磋商和修改。
记者:具体说说看?
毕晓世:以手机彩铃等增值业务为例,运营商(三大电信运营商)以音乐为主营业务的收入,每年都是几百个亿,而唱片公司(内容制造者)也只能分到2%左右,这简直就是本末倒置!在韩国和日本,内容制造者基本会拿到80%左右。结果呢,我们的音乐人都是穷光蛋。好在相关部门在积极协调这件事。修改之后,有可能会把制造商的分成份额提高到5%,这已经很不错了。把心态放正了,慢慢来,别指望一口吃个胖子。前几年移动的音乐基地把控着几乎所有唱片公司,恰恰这个时段出了很多比较火但口碑较差的网络歌曲和口水歌。思考一下,由一个手机运营商把控着音乐的方向,正常吗?
记者:前一段时间,高晓松(微博)等圈内人士与百度之间的口诛笔伐,有何影响?
毕晓世:那次“口水战”中,相互辩论的一些焦点问题是咬合不上的,因为词曲作者的作品,基本都是由唱片公司代理的。这就牵扯到内容制造方、载体方,两者之间要建立一个在尊重知识产权、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的合理分配方式。我们的力量一定要足够强大,一两个人单打独斗没有意义。要团结,呼吁现有的唱片工作委员会要有作为,为大家维权,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双方坐在一起,把游戏规则制定好了,玩着才不累。
谈走出低谷办法
“这个行业要有忧患意识,要团结,切忌目光短浅 ”
记者:现在很多唱片公司都搞演出、音乐剧、音乐节,市场貌似很热闹,但真正叫好又叫座的演出项目、品牌还是凤毛麟角。
毕晓世:关键是摆正心态。对消费者来讲,现在资讯发达,欣赏水平提升了。就说看音乐剧吧,观众总觉得咱们现在的水平不行。其实,观众是把咱们的演出跟百老汇那些经典剧目放在一个水平线上来衡量的。人家是成熟的作品甚至是经典,咱们才刚起步,这需要有耐心。另一方面,就是从业者中有些人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沉淀。不能太急,这是一个社会成长的过程。但不急不等于观望,要想出正确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聪明、最符合国情和行业特点的办法来达到较高的境界。
记者:什么样的方法?
毕晓世:首先,从大方向来讲,从业者要看清现状,团结起来。今年,我参加了出版总署音像集体管理协会关于卡拉OK版权的会议,深有感触。以前曾经从事这个行业中途离开的一些人又回来了。我很高兴,至少这个行业热闹了。大家只有抱团儿了,胳膊才能拧过大腿,这个行业才有希望。其次,就是在操作层面上,既要调整战略布局,也要调整工作思路,包括细节和手段。
记者:现在连一些以前很“窄众”的小唱片公司都在往大而全的方向转型,演艺经纪、版权管理等样样涉猎,唱片公司是否已经进行或者都在筹划着转型?
毕晓世:是的。拿宋柯来讲,其实他也很无奈。不过,太麦只是不再做内容而已,可能会做一些为音乐服务的相关产品。他是生意人,不会简单放弃。
记者:海蝶音乐的业务会有哪些战略调整?
毕晓世:唱片我们还会坚持做,毕竟我们有自己完整的队伍;版权管理方面我们会加大力度;增值业务方面我们也会积极拓展,只是现在难度加大了;演出和广告代言也是我们的战略重点,因为这里有很多明星效应的元素。其实,调整就是寻找可能性,换一个跑道。我们不要先急于飞起来,先得找对路径。
记者:手段和细节呢?
毕晓世:要摒弃那些貌似有效、实则浮躁且目光短浅的手段。拿市场营销来讲,不要只想着炒作,要想着培育。买唱片的基本都是歌迷,没有歌迷就没有明星,因此我们要培养歌迷,培养歌迷就是培育市场,怎么让歌手多点歌迷而不是多点绯闻才是我们该想的、该做的。这个行业因目光短浅而损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例子不少。
记者:能给我们描绘一下对这个行业利好的、光明的前景吗?
毕晓世:从大环境上说,这个社会没有对音乐麻木,每一间卡拉OK里,音乐永远是主题。从小环境来讲,现在网络公司发展迅猛,视频网站有钱了、上市了,他们已经开始给唱片公司交费用了。当这个行业健康的时候,歌手可就不一定比创作者有钱喽(笑)。新报记者 林涛
(责编: 琉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