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树增:双拥晚会是军旅舞台艺术创新的标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5日20:35  新浪娱乐微博

  飞雪飘零的严冬,2012年双拥晚会剧组进驻人民大会堂,节目彩排合练正酣之际,全军政工网记者电话采访了晚会主创、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聊起双拥晚会话题,电话那边的王树增激情四射、妙语连珠,表达了对这台晚会的深厚感情和深刻思考。让人深切感到,这位军旅作家金戈铁马的兵戎岁月、黄钟大吕式的主旋律叙事、天马行空般的艺术想象力,都在双拥晚会的舞台上烙下了深深地印记。

  谈主题构思——

  双拥晚会哼着永恒的旋律踩着时代的舞步

  不管外界评价双拥晚会是以军旅文艺的形式撰写的年度双拥报告,还是一曲旗帜高扬的讴歌军政军民鱼水关系的大爱赞美诗,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近年来,双拥晚会的社会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早已走出军营波及全国,备受各阶层观众的瞩目和认可。

  在王树增看来,双拥晚会步入第23个年头,这个风格独特、气质非凡、格调高雅的主题晚会,已迎来最具光彩的青春年华,整台晚会在主题构思、节目编排、艺术呈现等方面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时代个性和成熟的组织模式,在广大观众中格外深入人心。观看双拥晚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军人看到的是飞扬的军旅节奏和豪迈的荣誉感,老百姓看到的是雄壮的军旅气势和强大的自信心。二十余个春秋,双拥晚会哼着永恒的旋律踩着时代的舞步,晚会承载的政治寓意和释放的时代信号,成为每年冬天最温暖人心的经典记忆。

  王树增介绍说,主题不变的双拥晚会,年年岁岁都承载着新的时代精神。2012年双拥晚会着重突出了文化建设、民生、航天等关键词,艺术地梳理了过去一年党、国家和军队的崭新建设成果,力求在有限时长内囊括更深广的内容,“虽然节目总体编排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套路和模式,但是每一个节目都担负着承载主题的重要任务,既不能趋同,还要有新意,这对主创人员提出了很大挑战。”

  谈节目编排——

  双拥晚会是军旅舞台艺术创新的标杆

  由王树增参与创作的情景诗报告《心蕾绽放》一经公演,便好评如潮,许多观众反映这个节目“庄严大气、感人至深,是一首展示人性之美和民族团结的颂歌”。王树增坦言,这个节目能够立在舞台上可谓历尽曲折,主创一班人先后兵分三路奔赴边疆地区和部分医院实地探访患病儿童和医护人员,收集了鲜活的资料,进行了多方位的艺术尝试,“创作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将事件本身的精神内核通过艺术化地包装,真实朴素地呈现在舞台上,能够实实在在打动人。”经过数易其稿、反复修改的《心蕾绽放》一面世就受到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从2010年的《鱼水情》到2011年的《母亲与士兵》,再到今年的《心蕾绽放》,诗朗诵+情景再现+群体背景表演,情景诗报告这种突破性的艺术表演形式已大获成功。在王树增看来,这是双拥晚会在节目编创上的一大创举,丰富了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这一细节也清晰地铭刻了双拥晚会艺术创新的轨迹,其实长期以来,无论是作品的出新还是现代高科技的应用,双拥晚会都是军旅舞台艺术创新的标杆。

  2010年,长期在中国剧院演出的双拥晚会,首次移师大民大会堂的超大型舞台,为了因应演出场地的变化,所有晚会节目不得不在表演形式、呈现方式上作出重大调整,所有节目均扩大规模、扩充参演人员数量、扩展艺术表现空间,当年的《鱼水情》演出收到良好效果,这种表演形式到《心蕾绽放》已非常自然和纯熟,成为双拥晚会舞台上广受观众欢迎的保留节目样式。

  谈演员表演——

  双拥晚会在推出新人新作方面居功至伟

  翻阅2012年双拥晚会的节目单会发现,演员表上一大批还稍显陌生的名字赫然在列:马琳、朱峰、姚若然、郭英……粗略统计竟超过50人,他们或担纲领唱,或担纲领舞,或在情景剧中戏份吃重,这些新面孔使得今年的双拥晚会清风扑面,让人耳目一新。

  王树增认为,时代的迅猛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给双拥晚会的主创者提出了严峻挑战。推动军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亟需一大批综合素质优秀、创演水平一流的文艺工作者肩负重任,继往开来。2012年双拥晚会最引人瞩目的亮点之一就是力推新人新作,“老节目新编排、新节目出新意”是晚会节目精彩好看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久负盛名、获奖无数的武警政治部文工团男声合唱团出现在双拥晚会上,演绎具有浓郁西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经典旋律,无伴奏合唱《天路》一曲终了惊艳四座。男子集体舞《沙场雄风》让技艺高超的专业舞蹈演员,和硬桥硬马的武警部队北京总队雪豹突击队同场竞技,舞艺和硬功的PK引爆了现场观众雷霆般的掌声。“几乎每一个节目都有看点,每一个节目都厚重给力。”

  (文:王欣阁,摄影:刘强、鲁波、肖仪)

(责编: yxj)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