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指挥家陈传熙告别仪式在沪举行(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13:54  天天新报
陈传熙为中国电影配乐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陈传熙为中国电影配乐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新报记者 王晨 文

  今天下午,老指挥家陈传熙的告别仪式将在龙华举行。经历了交响乐在中国早期发展的陈老不仅是在音乐界德高望重的指挥家,更是对中国影视音乐做出杰出贡献的指挥家,优质精确的指挥风格也为他赢得了“秒表指挥家”的美誉。

  1916年5月生于广西水口关的陈传熙在上世纪30年代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前身的国立音专,19岁开始正式学习钢琴和双簧管。记者了解到,抗战爆发后,陈传熙不得不开始半工半读,以坚持完成学业。此后,他白天上课练琴,晚上为话剧配音配乐,有时一天的报酬刚够吃顿饭,但陈传熙凭着对音乐的执著,成为当年20多位官费生中坚持到毕业的唯一一个学生。

  1946年,陈传熙被聘为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演奏员,开始了专业演奏员的生涯,又兼任国立音乐学院常州班和上海音专副教授,成为我国最早的双簧管教授。解放后,陈老在上海交响乐团及上海音乐学院两处任职,1958年调任上影乐团指挥以后正式开始了电影音乐指挥生涯。在陈传熙40余年的执棒生涯中,由他指挥的故事片、美术片、科教片、翻译片配乐达600多部,堪称中国电影史上真正的“幕后英雄”。《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色娘子军》、《林则徐》、《天云山传奇》、《李双双》、《舞台姐妹》、《叶塞尼亚》、《简爱》等中外影片的音乐都是由陈传熙编配完成的——每当电影剧终时,“陈传熙”的名字总会被定格在银幕上,他也成为了当年“名字出镜率”最高的人,电影中那一首首优美的音乐影响了一代代观众。

  乐评人李严欢告诉记者,与交响乐相比,电影音乐因受剧情、画面等因素的约束与限制而必须密切衔接,任何纰漏都将直接影响到电影画面所要表现的内容。陈传熙学生时代就多次参与录制电影配乐,他很清楚演奏员在配音时的习惯,总是鼓励演奏员们争取“一遍过”。电影《红日》拍摄完成后,主题歌《谁不说俺家乡好》有几处歌词需要改动,由于重录不仅要对时间长短,还要对演员口型,因此是相当困难的工作。善于调动情绪的陈传熙在指挥台上大喊:“请大家跟着我的指挥棒实录!”结果一次顺利通过。

  记者了解到,陈传熙有着惊人的听觉,这使他在电影配乐工作中做到一般人难人想象的事情。在译制《简爱》、《巴黎圣母院》等外国影片时,由于当时还没有多轨录音,在配音演员为角色配上口语前,需要把原来的对白抹掉,但同时也把衬托对白的音乐部分也一起抹掉了,于是上影乐团要重新编排录制这几段音乐。陈传熙反复观看这些原版影片,把乐曲分解到各种乐器声部上,再重新组合指挥乐团演奏,这也是陈老自称的“打补丁”,而且他对时间的精准把握也将“补丁”打得天衣无缝,于是他又有了“指挥家中的秒表”的称号,陈传熙为这支年轻的乐团打下基础,让他们的音准、节奏、力度及对音乐风格的把握等在短时期内得到较大提升。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