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雨了,打烊了,小八腊子开会了……”如今的80后上海妈妈在哄宝宝睡觉时都想不全自家小辰光姆妈唱的沪语童谣——由200个“小八腊子”一起表演的“上海爱浓——沪语童谣童声合唱音乐会”,将于30日起在东艺上演。沪语专家钱乃荣表示,这台集结了三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小八腊子”音乐会,将成为“上海闲话”从娃娃抓起的“抓手”,切实有效地让上海小孩学会沪语,让上海大人重温童年时光,让新上海人感受到浓浓爱意。
沪语童谣 声声入调
据这台音乐会导演、当年的“沪剧小生”徐俊介绍,这一创意已酝酿了2年多。当时,女儿的幼儿园老师希望徐俊发挥沪语特长,与小朋友一起唱沪语童谣。结果,他发现女儿以及小朋友们已经说不来上海话了。于是,制作这么一台音乐会的念头油然而生。出品方徐汇区文化局和光启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了语言、音乐、戏曲、服饰、民俗等相关领域的沪上专家一一把关。
100个少儿广播合唱团的孩子表演唱,60个上师大万方青年交响乐团的学生伴奏,40个手拉手艺术团的孩子表演情景舞蹈——全都由“小八腊子”参演的音乐会分上下两场,所选曲目分三大类。第一类是《小八腊子开会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经典”沪语童谣;第二类是山歌小调,例如《一根紫竹直苗苗》;第三类是唐诗《春晓》《游子吟》等。作曲家何占豪特地重新谱曲并用沪语唱给记者听,倒也朗朗上口。
一台晚会 三项非遗
名为“音乐会”,其实还有不少情景互动剧的意味。跳橡皮筋、造房子、踢毽子、推铁圈等具有老上海弄堂特色的画面,不仅令人备感温馨,还引出三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第一是“田山歌”,例如表演唱《飞过太湖梢》,第二是“沪谚”——据钱乃荣教授透露,“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最早收录于《沪谚新编》,而“沪谚”成为国家级非遗的重要“理论依据”就是拥有百年历史的《沪谚》和《沪谚新编》两本书。第三是“剪纸”。作为舞美布景的主题元素,由李守白的画作和剪纸“勾勒”的石库门风情,营造于浓浓的上海味道。作为“海派剪纸”传承人林曦明的徒弟,李守白擅长把剪纸与绘画风格相结合。
传唱儿歌 娃娃抓起
钱教授认为,这台音乐会的推出“功德无量”,因为传唱沪语要从娃娃抓起。况且,推广普通话与传承上海话并不矛盾,应该海纳百川地“科学保护”与丰富各种语言文字。
钱教授正在编撰“小学生讲上海话”的教材。从语言教育的角度出发,如果不在7岁前不讲某种语言以后就难学了,11岁后就更学不像了。他说:“语言不用就会消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在倡导“多样化语言”。法国巴黎甚至搜集了当地的80多种语言并加以保护——包括温州当地人使用的“吴语”,亦即温州话。温州话与上海话同属于“吴语”。何占豪在吟唱《春晓》后也补充道,唐诗的韵脚用的是古音。古音往往是方言,而非普通话。懂得古音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脚。
本报记者 朱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