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玫瑰与蝴蝶在沪举行 陈钢改编版《梦中人》亮相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8日11:07  天天新报

  今晚,女高音歌唱家王作欣将在“玫瑰与蝴蝶”音乐会上,演唱著名作曲家陈钢(微博)续写父亲“歌仙”陈歌辛的名曲《梦中人》,女中音歌唱家王维倩、小提琴家黄蒙拉(微博)、钢琴家薛颖佳也将在音乐会上演唱和演奏陈氏父子的《夜上海》、《梁祝》等代表作品。

  演绎陈钢父子作品

  展现海派文化风情

  王作欣告诉记者,这场“玫瑰与蝴蝶”音乐会题为“陈钢和他的父亲陈歌辛的音乐奇缘”,演奏的曲目都来自这对父子音乐家——被誉为“歌仙”的陈歌辛是《玫瑰玫瑰我爱你》、《苏州河边》、《凤凰于飞》等昔日海派歌曲的创作者,而陈钢不仅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者之一,也创作了《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等作品,父子之间的音乐传承成为上海艺术界的佳话,这段传奇也将在这场音乐会上得以延续:“这次我演唱的是陈歌辛的《海燕》、《苏州河边》和《永远的微笑》,还有一首《梦中人》也是陈歌辛先生的作品,不过陈钢老师对原来的歌曲旋律进行了改编,使《梦中人》更能表现出人们对于‘美梦’的向往以及‘追梦’的美好感受。这首歌也是陈歌辛和陈钢父子时隔60年的音乐对话,穿越时空用音乐谱写文化风情,也体现了海派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陈钢表示,他把父亲的这首抒情歌曲发展成了歌剧咏叹调式的作品,虽然《梦中人》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却依然能够传递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我们每个人都是‘寻梦人’,心中都有美好的梦,都在寻找爱的过程中。”

  展现海派文化风情

  “歌仙”陈歌辛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是《玫瑰玫瑰我爱你》,而陈钢的代表作之一就是他共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而用“玫瑰与蝴蝶”的名称来命名音乐会也向观众传递了美好的意象。陈钢向记者介绍说:“这场音乐会的创意产生在27年前,当时我们在香港红馆举行了三场音乐会,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前年,我们在纽约第一次用‘玫瑰与蝴蝶’来为音乐会命名,很多当地观众都赶到音乐厅;去年我们又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了这些作品,请来了当年首唱《玫瑰玫瑰我爱你》的姚莉,也请来了首位用英文演唱这首歌的潘迪华,现场反响十分热烈。”陈钢表示,这些上海老歌也是海派文化的代表符号,“上海文化是多元的,海派文化就体现了这两方面文化的完美融合。文化是需要时间积淀的,有些电影想要表现几十年前的上海,总是用歌女和流氓的形象,这其实是对海派文化的误读——过去的海派文化还有许多很有人文内涵的元素,比如上海有全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和第一支交响乐团,出现了鲁迅、张爱玲、张恨水这样的名作家,还有中国最早的电影公司和制片厂……海派文化是包容性很强的,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责编: Zane)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