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音乐家为上海之春新作品推广献计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2日18:04  新民晚报

  近六年来,每年的“上海之春”推出“海上新梦”新作品系列音乐会。然而,负责这项工作的上海音协副主席余震在昨天召开的“‘上海之春’新作品研讨会”上痛心地说:“为了激活上海的音乐原创力,这些年通过文化基金会等渠道争取了数百万元经费陆续投入‘海上新梦’系列,作曲家们更是辛辛苦苦地把创意化为旋律。但是,新作成佳作却如难以逾越的高山。因此,我心里常有愧疚感,觉得对不起这些来自纳税人的钱。”

  新作为谁写 作者应厘清

  “海上新梦”系列已推出西洋管弦乐、民族管弦乐和声乐作品60多部(首)。作曲家们不计稿酬高低,积极采风,踊跃应约,但这些新作很少成为有影响的佳作。上海音协录制了唱片、印制了乐谱,希望新作品匮乏的各地音乐团体和专业学府前来“认领”,却反响寂寥;音乐爱好者们也似乎痴迷于西洋经典,对融入了最新创意的音乐作品问者稀落。

  参加昨天研讨会的音乐界人士对此现象表示担忧。评论家杨燕迪指出,许多新作品难以吸引大众关注,关键还在于要解决“为谁而写”的问题:“我们的作曲家在谱写作品时,是在考虑要被更多人分享,还是为了自我价值和技术观念的完善?”

  影响要扩大 思路需拓宽

  作曲家顾冠仁评价道:“与前几年相比,今年的作品无论色彩、风格还是旋律性等,都更考虑到了听众感受,不再一味强调高难度技巧和前卫观念,说明作曲家们在不断调整自己。”但是,旋律的回归并不等于马上就能吸引听众,对此,王建民、金复载等作曲家献计献策:“‘上海之春’应扩大新作品的纳入范围,在演出时可采取现场投票方式吸引听众参与评选,同时设立评奖激励机制,对优秀作品加大推出力度,形成影响力。”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陆培说:“美国音乐出版机构每年要向上千所音乐学院提供全世界的最新乐谱,但他们很缺中国作品信息,‘上海之春’应该建立开放型的作品数据库,助推中国作曲家的创作产生更大影响。”

(责编: sisi)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