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哑的嗓音,瘦削的身体,忧郁的眼神……
英国比吉斯乐队(Bee Gees)主唱罗宾·吉布(Robin Gibb)身上的这些特征,不时传达出一种青少年特有的脆弱心理,“他们说我们唱的歌太柔软了,但其实,人们喜欢能抚愈心灵的歌曲。”
5月20日,以迪斯科舞曲《摇摆谈话》(Jive Talkin’)和《你应该在跳舞》(You Should Be Dancing)风靡世界的英国比吉斯乐队主唱罗宾·吉布,因患结肠癌和肝癌在伦敦一家医院去世,享年62岁。他的第二任妻子德薇娜·墨菲和儿女在病床边陪他走完最后时光。此前,罗宾一直住在英国牛津泰姆地区。
过去两年,罗宾曾因肠道问题反复住院,癌症也渐渐由结肠扩散到肝脏。2011年,当他消瘦憔悴地出现在电视节目上为其新单曲推广时,人们开始担心他的健康状况。今年4月,经过两次大手术后,罗宾因感染肺炎昏迷了一个星期,不过,4月22日,苏醒后的罗宾能点头与家人交流。医生表示,罗宾靠“坚强的意志”苏醒近乎奇迹,但不久后终因病痛不治离世。
罗宾兄弟病逝的不在少数。早在2003年,罗宾的双胞胎弟弟、比吉斯乐队低音吉他手及键盘手莫里斯·吉布,因小肠蜷曲引起并发症去世,年仅53岁。而罗宾最小的弟弟安迪·吉布虽然有过一段非常成功的音乐发展生涯,1988年也因心脏疾病突然去世,年仅30岁。
比吉斯乐队,三位成员分别是罗宾·吉布、莫里斯·吉布和巴里·吉布,他们都有着阳光灿烂的笑容,同在英国出生,在澳大利亚成长。罗宾和他的孪生兄弟莫里斯1949年12月22日出生于英格兰与爱尔兰相交的马恩岛,二人大部分时间都在英国曼彻斯特市成长。虽然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两人从小却受到了良好的音乐熏陶,父亲休·吉布是乐团团长和鼓手,母亲芭芭拉是歌手。6岁时,罗宾和莫里斯便已开始为哥哥巴里的演唱伴奏,他们那独一无二的嗓音,成为日后乐团的著名标志。兄弟三人的第一次对外亮相,是1950年代中期。那时,他们被安排在曼彻斯特一家电影院做假唱表演,但因唱盘崩坏,他们不得不以真声示人,予人惊艳之感。
1958年,罗宾兄弟跟随父母搬至澳大利亚,以“响尾蛇”为团名,在布里斯本的赛马场表演,兄弟三人的首张唱片在1963年才面市。1966年,他们凭借《Spicks & Specks》获得首张澳大利亚冠军单曲。1967年,三人以“比吉斯”为团名,正式重返英伦,数周之内便与罗伯特·斯特格伍德(著名经理人,比吉斯乐队创作巅峰时期引路人)签约。他们在英国的第一支单曲《纽约矿难1941》(New York Mining Disaster 1941)在1967年4月发布,迅速冲进排行榜前20名。此时,吉斯乐队受艾佛利兄弟二重唱和披头士乐队影响,以阳光乐观的音乐小调取胜。
巴里·吉布是比吉斯乐队发展的主事人,但乐队早期的单曲,一般都由罗宾主唱。他沙哑的嗓音、瘦削的身体以及忧郁的眼神,都适于传达青少年特有的脆弱心理。《我开了个玩笑》(I Started a Joke)、《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我要带个消息给你》(I've Gotta Get a Message to You)以及其他一些充满悲愁的歌曲,使比吉斯乐队被称为当时“英伦入侵”(上世纪60年代,以披头士为首的英国音乐集体传入美国,美国人便把它们集体称之为“英伦入侵”,并不特指某种音乐风格)时期最保守的英国乐队。“在其他人比如奇想乐队(The Kinks)主唱雷·戴维斯写跟政治议题有关的歌曲时,我们都还只是在抒写情绪。” 罗宾·吉布去年在接受一家英国媒体采访时说,“他们认为我们唱的歌都太柔软了,但其实,人们喜欢那些能抚愈心灵的歌曲。”
罗宾在1969年离开乐队,进行过短时间的独唱生涯,但不久复又归队。1971年,比吉斯乐队灌制了第一张勇夺美国排行榜冠军的专辑《你如何修复一颗破碎的心》(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但由于硬摇滚开始接管音乐市场,比吉斯乐队流行程度有所下降。1974年,比吉斯乐队为偿清欠税,在英国超级俱乐部展开了一系列演出活动,这时,他们的声誉也跌至最低谷。
后来,比吉斯乐队飞到迈阿密尝试进行音乐实验。此时,乐队转向“蓝眼灵魂乐”音乐风格时期,以假音唱腔搭配旋律曲调以及肥厚贝斯声线,俨然引领了新式的R&B风潮。1975年,他们将拉丁乐风、放克吉他、电子琴融入乐曲演绎中(放克的增添也使他们对节奏布鲁斯的热情再次苏醒),在迈阿密录制全新专辑《主菜》(Main Course),新歌曲《摇摆谈话》、《百老汇大街的夜晚》(Nights on Broadway),迅速轰动各大迪斯科舞池,获得音乐排行榜冠军,比吉斯乐队也借此强势回归公众视野。
然而,相比较1977年的《周末的狂热》(Saturday Night Fever)而言,《主菜》还只是预热而已。《周末的狂热》是为同名电影制作的原声大碟,也是当年最为畅销的原声音乐专辑,掀起过4000万张的销售狂潮,也开创了日后以歌曲为导向的电影原声带创作模式。其中多首歌曲如《活下去》(Stayin’ Alive)和《狂热夜晚》(Night Fever)等都蝉联了排行榜冠军(该记录直到1984年才被迈克尔·杰克逊的《颤栗》打破),而《活下去》也为电影演员约翰·特拉沃尔塔的走红奠定了基础。
对1970年代的美国人来说,比吉斯就是摇滚乐和迪斯科巅峰时期的代表乐团,乐队因此被媒体誉为“史上最成功最完美的三重唱”。
比吉斯乐队原声大碟,全球销量超过1亿张,它先后7次获得格莱美大奖。1977年至1979年,比吉斯乐队有6首单曲连续蝉联金曲榜榜首。他们跨越多个流派,将摇滚乐、迪斯科、节奏布鲁斯融为一体,乐队成员时常身穿休闲西服,上面镶嵌着黄金纪念章,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成为模仿崇拜的对象。当然,比吉斯乐队的歌曲极受改编青睐,芭芭拉·史翠珊、超级男孩、席琳·狄翁、猫王、珍妮丝·贾普林、戴安娜·罗丝等天王天后都曾翻唱过他们的歌曲,数量有500多首。
1979年,专辑《神采飞扬》(Spirits Having Flown)奠定了比吉斯乐队“世界最伟大乐团”之一的地位,在这段光辉岁月里,比吉斯乐队缔造了两项空前纪录:他们是乐史上唯一连续创作出6首全美冠军歌曲的艺人,也是唯一同时拥有5首歌曲进入美国单曲榜前10名的歌手。
上世纪80年代,比吉斯乐队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有所减弱,但仍维持其强大的世界影响力。乐队成员开始各自筹谋发展,罗宾也出了3张个人专辑,但成效并不显著。1990年代初,比吉斯乐队在五大洲举办了让观众暌违已久的巡演,紧接着播出的《只此一夜》(One Night Only)电视特辑,也让他们在全球造成热烈回响。1990年代末,比吉斯乐队又创作出主打温和路线的专辑《摇滚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而最近,罗宾则一直忙于与罗宾·约翰进行古典音乐《泰坦尼克安魂曲》的创作,该作品由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演奏,4月10日在伦敦进行了首演,罗宾因病并未出席。罗宾还曾在2006年5月到上海举办了演唱会。
迪斯科风格的音乐,成就了比吉斯乐队一路来的发展。但尽管乐队一直与迪斯科联系紧密,吉布兄弟却坚持认为,他们没有流派之分,只是在写适合自己的声音并能引起自身兴趣的歌曲。
“我们始终认为,我们创作的是R&B风格,也就是外人所称的‘蓝眼灵魂乐’风格歌曲。” 罗宾在2010年说,“我们从未听过迪斯科这个词,只是写了那些自己强烈认同、旋律又好听的歌,至于你们说的可以跟着旋律跳舞的事,我们那时完全没想到过。”
![]()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