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清:除了低头走路 还要抬头看风景

2015年04月01日10: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收藏本文     

  4月24日,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微博]将在广州大剧院举办“向大师致敬”小提琴独奏音乐会,这位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7岁夺得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的音乐天才,将为广州乐迷讲述他的音乐故事。这场音乐会是“大师在中国”文化系列活动的首场。

  近日,吕思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分享了音乐学习与欣赏的心得后,他也回忆起了年轻时有趣的巡演经历,展示不为人知的有趣一面。 记者 李渊航

  “所有成功的人,都需要专注、自律、激情,天分只是开始”

  广州日报:这次独奏音乐会有什么特点?

  吕思清: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第一次来广州,在友谊剧院做了两场演出,对广州观众的欣赏水准记忆犹新。独奏对我来说比较少,一般是跟乐队一块,这次演出兼具可听性、专业性、地方特色,比如曲目有很能考验演奏者的圣桑的作品,以及跟我个人经历有关的帕格尼尼的《A大调奏鸣曲》,好听的中国作品梁祝,以及有广州特色的,广东作曲家马思聪的《思乡曲》。

  广州日报:据说你现在还经常起得很早练琴,一练就是好多个小时。

  吕思清:这是一种习惯,我从小就学琴,每天练习,到美国留学后,老师告诉我,每天应该上午把琴练好,再去做其他事,这样心里就会很安稳,平静。不然感觉老有个事情卡在心里,不踏实。

  广州日报:你练琴有什么诀窍吗?勤奋练习是让天赋的火花得以长久的必备条件吗?

  吕思清:音乐最有魅力的是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回馈。音乐的思想和情感是取之不尽的,勤奋练习,你才能找到探索的道路。练琴就像修行,一个是技术层面,一个是内心和思想层面,技术练习类似运动员训练,荒废训练,再高的天赋也会泯然众人,不训练同样也出不了成绩。而思想和内心层面的练习,则是提升自己对音乐情感内涵的觉悟,要研究乐谱,要看绘画、雕塑、文学,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音乐更有内涵和深度。

  广州日报:除了勤学苦练,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让天赋得以长久延续?

  吕思清:很简单,专注、自律、激情,这也不仅是搞音乐的专利,所有成功的人,处在金字塔尖的精英都需要这些特质,天分只是开始。不要愧对自己的才华,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要对自己有要求。但学音乐不一定要成家,我们提倡音乐是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让你能用更多彩的眼光去看这丰富世界,像爱因斯坦小提琴拉得多好,相对论和他的音乐都有关系的,他的音乐启迪了他科学方面的灵感。

  “小提琴独奏难度特别大,这样的挑战也是小提琴的魅力”

  广州日报:很多音乐家提醒,让孩子学音乐不要一味想成音乐家,但还是很多人会问学古典音乐有什么用?

  吕思清:不仅仅是古典音乐,整个社会都很浮躁,但人不要急着赶路,要知道停下来偶尔欣赏下途中美景,体味一下这种美好情感,现在太快了,什么都太快了,有时回归下自我很必要。人生每个瞬间都有成为精彩一刻的可能,只是你可能太快就错过了。

  广州日报:春晚和郎朗[微博]、刘欢合作的歌曲《从前慢》,这首歌也是你对大家要慢下来的一个提醒吗?

  吕思清:是的,这首歌的感觉我是很喜欢的,节目构思就是提醒大家不要总是那么亢奋、匆忙,静下来感受生活,其实静是你前进的动力。

  广州日报:怎么看待郎朗等新一代古典音乐家?

  吕思清:这一代成长环境特别好,资讯发达,对外交流便利,而且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国力的逐步强盛,他们有机会也很方便到国外一流院校学习,国外也愿意推动中国音乐家,他们发展很快,而他们的成功也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让更多人喜欢钢琴。

  广州日报:有一个现象,年轻一代的钢琴家不断涌现,年轻小提琴家冒尖的似乎相对没那么多,为什么会这样?

  吕思清:因为我还没退休,年轻人出不来嘛(哈哈哈,开个玩笑)。这几年音乐普及做得不错,琴童增加了很多,钢琴是第一大乐器,小提琴紧随其后,从这个角度说两者不相上下。在国外很多知名乐团,华人小提琴手还是很多的,只是特别有名的独奏家似乎少些,首先因为钢琴刚开始时容易些,音准比较固定,相对容易把握,小提琴音准就很难。另外,小提琴独奏难度特别大,要一次成音,但是钢琴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盖过去。当然,这样的挑战和困难也是小提琴独奏的魅力。

  “音乐的好处是可以演奏到很老,40岁黄金年龄才刚来临”

  广州日报:你说过学琴要会和孤独相处。

  吕思清:这是我美国的老师告诉我的。国外老师跟国内老师有区别,国内专注技术培养,国外更宏观一些,会想到你如果将来步入职业生涯后会面临孤独的问题。当了职业独奏演奏家,四处奔波,很多时候都是孤身一人。到处去演出,只能待在酒店,我最不习惯一个人吃饭,除了孤独,还不能点很多菜。

  广州日报:还有这么不为人知的辛酸一面啊。

  吕思清:是啊,独奏家要忍受寂寞,有人很敏感,离开了家里的枕头、床就无法入睡,所以得打包枕头到世界各地,有些人吃不来西餐,我一开始去欧洲巡演,吃不惯,带了好多榨菜,在车上啃啃榨菜,感觉好幸福。时差问题也很棘手,我曾跟王健(大提琴家)聊天,说时差太厉害了,在台上演奏时偶尔想闭闭眼陶醉一下,不敢闭,一闭就怕睡着了(笑)。不过音乐家生活也没那么苦行僧,从音乐中得到乐趣,你把好的音乐给观众,观众回馈给敬意与喝彩,你会被感动,是开心的。而且大部分音乐家很馋,到各地巡演刚好放心做吃货,挺开心的。

  广州日报:不少演奏家都认为运动对演奏有帮助。

  吕思清:当然。我11岁去英国,是校足球队守门员呢,现在打羽毛球、走路,演奏家要保持好状态,一个独奏要两个小时,没点体力是不行的,而且演奏时脑子必须清楚、精准,这都可以从运动中获得。不过运动员有运动周期限制,音乐的好处是可以演奏到很老,头发越白给人感觉越资深,40岁黄金年龄才刚刚来临,所以我这年纪其实也还是黄金时代。

(责编: 阿菲)

文章关键词: 吕思清音乐家音乐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