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评论:贾樟柯VS林强,算是找对人的一对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12:30 新浪娱乐
贾樟柯电影音乐作品集 文艺青年(含中年)谁没看过几部贾樟柯,但文艺青年(还是含中年)却未必都听过林强(听歌)。 林强之所以在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一个在于他的摇滚根守台语文化所造成了受众面的狭小,另一个就是他在发行《向前走》、《春风少年兄》和《娱乐世界》三张个人专辑后,就转而投身电影音乐领域,将当年刚刚开拓出的台客摇滚的一片大好江山,就这么的让贤给了吴俊霖,可惜吴俊霖自从改名伍佰(听歌,blog)后,却并没有将台客摇滚带到更高的层次,反而偏向了主流乐坛,因此也成就了台客摇滚即伍佰,伍佰即台客摇滚的历史误差。 鄙人不幸,因为不懂台语而无数次错过林强,不过,即使未曾错过,想必也会和大都数不懂台语的人一样无法深入到林强的摇滚作品中,感同深受那种有文化重量的音乐。但鄙人还算有幸,于早年在碟市收到过一张日本版的《南国再见、南国》的电影原声,而这张电影原声的制作人正是林强先生。 其实,《南国再见,南国》这张原声的制作方法并不是我所钟意的那杯茶,因为在这张专辑里身为制作人的林强,其工作却更像是统筹,除了自己制作了一首歌曲一首音乐之外,其它的则均由雷光夏(听歌)、赵一豪、“浊水溪公社”和“彼得与狼”四个音乐人与团队,这种做法对于举荐地下音乐上具有莫大的功劳,但却是为了人却舍了己,无法让人得以一窥林强独立的影像乐符化的音乐世界。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位林强的“新人”而言。 而《贾樟柯电影音乐作品集》这张原声真可谓彻底打开了林强音乐世界的全部窗口,将他和候孝贤合作的诸多优秀、却一直只停留在口碑阶段的原声,以贾樟柯的名义全部展现出来。更为巧合的是(也许不是巧合),贾樟柯对于默声长镜头的运用,恰恰又是和侯大师师出同宗,而有了这种电影叙事风格和手法上的大方向类似,也让林强在首次与贾樟柯合作后就迅速上路,一发而不可收的在《世界》、《三峡好人》两部长片和《东》、《我们的十年》两部短片里干了起来。 林强曾经是台客摇滚第一人,也曾经是台客电音摇滚第一人,而他也把他音乐性格中尖锐、敏感又极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都带入到他的电影配乐里。在这张唱片两长两短的原声里,整体最为丰富也是最具可听性的当属《世界》的配乐。《The World Open》虽然从物理性上,让人感觉到的还是电子的机械和冰冷,甚至还有Techno音色中那种不近人情的科技感,但它所激起的化学反应,却是一种柔和又极具包融的氛围感。《Snow View》则又颇有些东方化的泼墨写意,静态的Ambient中处处洋溢着飘逸的灵性。《长路漫漫》又有林强当年电民谣和电摇滚融合的意思,音乐舒缓有序,节奏和音色层次分明,汹涌时就层层推进,简约时又高山流水,人声采样又与胡淼峪之前的《智慧到彼岸》那种电子禅宗音乐亦有异曲同工之妙。《青郁》则让人想起了《山河水》或者《一举两得》时期的窦唯(听歌),Post-Punk的吉它和弦加上Cool Jazz式的管乐,融合的又是一副古今东西交杂的谐和乐境,看起来那些能将东方文(blog)化融入现代音乐的优秀艺术家,其聪明之处都是相近的。《长路》则用了一段减速版的弗拉门戈吉它做引子,之后则用柔和的噪音和吉它的Riff交汇出一种迷离又梦幻的效果,交汇出世界那种平衡中隐藏着律动、混乱的属性。 在《三峡好人》组曲中,林强选择的则是Ambient,而且一如贾樟柯拍摄此片的风格一样朴素又简约。《三峡好人开场》里对戏剧的采样,以及大量冷键盘音色的选用和铺陈,都让视觉尽可能呈现出一种平面又冷峻的效果,一如生活中的色彩,在听似乏味的单调中却孕育着严肃。 林强和贾樟柯的合作真是一个好的开始,毕竟即使我们的第四、第五代导演无论在国内国际上拿了多少奖,却无法掩饰这么一个事实——即中国电影在不断前进,但中国电影原声却几乎白纸一张。中国内地的导演似乎生来只是为了拍电影,而不像王家卫那样偶尔也能通过音乐来塑造另一种镜头语言,让电影本身更声色俱全。最多也不过是等导演牌子大了之后,在可以充分动用投资人钱袋的时候,才会偶尔关怀一下电影音乐,但也无非只是去挑几个有脸有名的,哪里还谈得上什么适合不适合,更别提电影与音乐协调那回事了。这当然不是艺术,这叫苟合!而贾樟柯与林强呢?那当然就叫智者的对话、甜蜜的婚姻,总之就是彼此都找对人了。 文/爱地人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