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五月份的时候,我又听到了“枪炮玫瑰”的歌儿。当时我一个人看完了“功夫之王”,从电影院出来,就听见一个卖手机的商店喇叭里放《Don't Cry》。先是那段著名的分解和弦,完后是“Talk to me softly, something in your eyes”,再完后就是埃里克死罗斯那个混蛋的飙高音游戏,完后是Slash的间奏……我坐在望京商业街的长椅上,从头到尾把那首歌听完了,唏嘘了一阵儿,往事历历在目。
时光倒退回十年前,我认识的所有混蛋都会弹“Dont' Cry”,至少也会前面那一段分解和弦。那应该是拿AM和弦开始,完后变EM和弦,再完后是G和弦——再完后怎么弹我就忘了。我是跟《我爱摇滚乐》杂志创刊号上学的那谱子,当时我还没学过琴,照猫画虎了一阵,就无师自通地熟练掌握了大概有三四个和弦,那时候觉得自己可真是天赋异禀。按照那杂志创刊的年代,那至少是1999年。
当时主流的视频媒介还是VCD,我们看到了“Don't Cry”和“November Rain”的MV,里面似乎有哈雷摩托、大胸娘们儿、好多种酒,在音乐最煽情的时候Slash要有一段非常飞的solo,罗斯头扎美国国旗穿着皮裤衩儿各种折腾,有用不完的精力。还有他们那个贝司手,叫做“戴夫麦考根”的那人,那哥们儿是“雷蒙斯”乐队的粉丝,现场演出的时候弹琴是标准的朋克范儿。在他们演唱会里,麦考根先生偶尔会翻唱“雷蒙斯”乐队的歌儿。
事实上,1999年的“枪炮玫瑰”在打口商贩那里已经算不上“尖儿货”了,哪怕是小城市。这个不靠谱儿的乐队已经在三年前解散——明星吉他手Slash已然退出了团伙儿,据说取代其位置的是一个头顶肯德基外带全家桶的怪胎,罗斯号称要做一张非常牛的专辑,该专辑会叫做“中国民主”,灵感则是他接受到的西方宣传信息。
显然,埃里克斯罗斯在做严肃摇滚艺术家的道路上走得不太靠谱儿。这事儿耽搁了他断断续续十几年时间,这些年里,他一面应付着乐队的版权官司和胡闹带来的民事纠纷,与此同时还跟经纪人一起商量唱片的营销策略——这么说吧,十几年做一张专辑,只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任何其他事儿都能让这事儿靠边站。
随着项目一拖再拖,摇滚明星的民主斗士梦已然越来越远了。他们解散于1996年,那时节才刚刚有mp3,等1999年乐队打算做这张专辑的时候,Nasper网站已经上线了。从那时候开始,中国的打口CD越来越便宜,有些网站已经能通过http下载mp3了,我记得最早“枪炮玫瑰”那几首著名的歌儿一度相当受欢迎。再往后,就有了P2P,就有了Hip-Hop和Indie,“枪炮玫瑰”就成了一个用来怀旧的乐队。
而倘若说1999年的时候“中国民主”这样的话题还能让人对这乐队产生关注、起到宣传效果的话,那么这十年里发生了好些变化:我们开了奥运会,还有“One World One Dream”;新时代里,意识形态的分歧仍然有,但已经不用类似缺乏技术含量的手段互相攻击了,其中奥妙,并不是摇滚明星如“枪炮玫瑰”者能轻易参悟;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因特奈特和代理服务器,只要肯自己动动脑子然后再动动手,我们自己也能看到整个世界,并自己作出判断。我是说,现在这个环境里,这么个概念已经落伍了,不合时宜了。
这张专辑注定不会有引进版,下载mp3也就心安理得。
所有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能心领神会,那些硬邦邦的布鲁斯吉他和老埃里克斯的嗓音还在。跟今年的AC/DC(听歌)、Motohead等乐队的最新专辑一样,“枪炮玫瑰”还保持了十几年前那个劲头,专辑听上去很怀旧。这种以布鲁斯为根的硬摇滚虽然不够时髦,但它仍然有自己的魅力。好些人十八岁的时候觉得好音乐的标准应该是这样:得有失真、得有solo、得有主唱闭着眼睛飙高音。这张专辑满足以上标准,我相信好多人仍然喜欢它。
但我并不喜欢这专辑的噱头。摇滚明星事不关己、居高临下,歌词本身又空洞得令人发指,动机、姿态跟手法都非常可疑。这多年来,埃里克斯罗斯并没能做好转型的准备,也一直没拿一个有文化有态度言之有物的摇滚斗士的标准去经营自己——你不能拿玩红警电脑游戏的心态来戳我疼了一辈子的疤瘌!(肥子/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