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生出道到今天的华语歌坛标杆性的歌手,张靓颖(微博)的成名经历无疑已经成为娱乐圈一个极好的研究案例。张靓颖出道六年,共发行了五张个人专辑,用音乐来实现其美丽蜕变:
第一张:《The One》 华谊音乐 2006年10月
在首张个人EP《Jane 爱》和《我爱邓丽君》的演唱会专辑考察市场反应后,张靓颖在2006年10月推出了她的第一张个人专辑《The One》。承载着张靓颖获得主流音乐认可的这张专辑在制作上非常用心,使张靓颖的音乐实力得到充分体现。中文歌《这该死的爱》以吉他为主旋律配器加上钢琴,使得歌曲充满着复古的情怀,在演绎手法上没有用撕心裂肺的处理方式,却更显含蓄内敛,透出对爱情的无奈与伤怀,别有韵味。听的时候就仿佛在人面前展现一本老电影,蓝调的的风格让人听时非常舒服,如晚风拂过般。英文歌曲《take it like a man》则向难度挑战,张靓颖在用气、转接过渡、高音处理都非常娴熟出色,将国内其他歌手远远抛在身后,奠定了张靓颖国际水准的基础。
第二张:《update》 华谊音乐 2007年8月
仅仅从专辑名称《Update》的名称来看,《Update》就是《The One》的升级,既延续了第一张的某些东西,又在曲风和其他方面有所变化,加入了新的音乐元素。或许是为了更好的迎合内地听众的口味,张靓颖在第二张个人专辑里面完全放弃了自己擅长的英文歌,并首次尝试了舞曲类的快歌。最为值得一提的还是张亚东(微博)首次与张靓颖的合作,张亚东包揽了这张专辑中4首首歌的创作和制作。偏好欧美音乐的张亚东制作的带爵士味道又不完全是爵士的几首歌曲准确抓住了张靓颖的潜力,并且使得这张专辑既具有时代感。
第三张:《张靓颖@音乐》 华谊音乐 2009年1月
沿袭沿袭之前两张专辑的传统,张靓颖的第三张个人专辑《张靓颖@音乐》同样在多位金牌制作人合力打造下完成。其中来自台湾的摇滚风格制作人司徒松尤为瞩目,他的加入,为整张专辑添入了不少硬朗的元素,大量的摇滚吉他扫弦以及solo,让快歌部分更带劲,极好的弥补了张靓颖在舞曲方面的薄弱。这张专辑让我们看到一个更专业的唱片歌手。专辑的制作,编曲把握,和声配器运用上都达到了上两张专辑作品中所没有的高度。简单一点来说,之前的专辑是演唱大于旋律,而这次则是演唱融入了旋律。在慢歌的表现上尤为明显,更多的气声以及切分的运用,统一松弛的咬字,让作品演唱上相当统一。
第四张:《我相信》环球唱片 2010年2月
前面三张专辑虽然均大获成功,但张靓颖呈现的却是杂乱的风格。不光歌迷无法准确定位张靓颖,就连唱片公司也无法去给张靓颖下一个定义,这也导致了张靓颖前面的专辑虽然大受欢迎,却缺乏传唱度。在统帅少城,签约环球之后,张靓颖算是彻底找对了自己的定位。与前三张专辑相比,《我相信》果断的放弃了在华谊期间使用的多制作人策略,由金曲鬼才阿弟仔(微博)阿弟仔一人独撑大局,使得唱片在风格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呈现出了一种难得的统一感。尤其是舞曲的表现方面少了之前束手束脚的紧绷感,有了一种游刃有余的大气。抒情歌的感情把握问题也少了以往的无病呻吟,变得有血有肉。更为重要的是,《我相信》在流行度与个人特色之间给了张靓颖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虽然依旧属于试探阶段,但已经初现风范。
第五张:《改变》 环球唱片 2011年6月
来到个人第五张专辑的时候,张靓颖可谓是别有用心地去把自己过去的形象、以及音乐作品都来了一次全面的颠覆。《改变》这张专辑再次联手制作人阿弟仔,整张专辑以R&B为基调,延伸POP、ROCK、HIP HOP、DANCE等,企图拓展更多声音的可能性,确保流行指标的音乐品质,也将张靓颖的声音特质更为淋漓尽致地表露了出来。张靓颖在新专辑里收起了自己以往一贯用力去“顶”的演绎方式,以另一种慢慢升华的演绎方式去唱出自己带着全新标记的作品。她不再哀怨、不再柔弱、不再苦情,更多的是以一种淡定、坚定、自信的情绪来展现出属于她声线的美好与特质。值得一提的是,在《改变》中,张靓颖也首次参与到专辑的制作与创作的工作里面,并创作了《有时候》、《上一张》、《大胆》的作词。此外,《改变》这张专辑还耗资三百万大手笔精致制作了6支MV,在精彩绝伦的音乐背后,更有着视觉盛宴。flowl
(责编: 大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