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小野丽莎,华人有Olivia Ong(王俪婷)。恐怕就连将“波萨诺瓦”音乐带到美国、并很快风靡国际的爵士大师Stan Getz自己都没想到,这种源自巴西的曲风,最后会在东亚这个温文尔雅的地域落地生根,并涌现出更精致、更柔美和更细腻的诠释者。
在日本以演绎“波萨诺瓦”曲风而成名的Olivia,于去年初,以一张同名英文专辑转战华语乐坛。去除了老爵士乐里的厚重,改以一袭轻纱般的轻盈上阵,Olivia也因为将西洋的醇和东方的甜很好的结合,从而在日趋僵化的主流音乐产业中,让人有了眼前一亮的别开生面感。
但有的歌迷也会对Olivia的首张同名专辑感到不过瘾,毕竟那是一张纯英文的专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Olivia作品的传播,从而让喜欢她,并且想让更多的人喜欢她的歌迷感到遗憾。另一方面,“爵士”和“波萨诺瓦”这些标签,虽然提供了足够的专业度,并且提升了作品的档次感,但另一种担心却是,作为深诣此中之首的Olivia,会不会因此而走上专业却类型化的道路。而太多的前车之鉴证明,一个唱将级的歌手,因为风格而类型化,其实并非是一件好事,唱得专业唱得好,有时候往往也需要感性去衬托。要不然,就很有可能造成作品和歌迷的一种疏离感。
在这方面,Olivia却是想到了大部分歌迷的前面。如果说上张同名专辑,展现的只是Olivia在爵士情调的琴室一角的话,那么新专辑《Romance》则无疑是一个更完整也多彩的世界,这里有她的专业,有她的感性,有国际化的时尚,也有东方的舒展。
在整张音乐上,《Romance》比上张专辑更去爵士化,在听觉上更流行化。别以为流行就降低了音乐的档次,事实上在流行音乐的世界里,流行和感性永远是优秀作品的评价标准,反而是那些过于追求高端的类型化曲风作法,有时候往往会达到过犹不及的后果。从爵士这个角度来讲,至少在华语区这么多年来流行的,正是那些爵士情歌、爵士人声或者流行化的Swing和Big Band,因为在这种曲风里,华语歌手更可以将自己的多情和柔情,得到进一步释放。而真正的“波普”和“前卫爵士”等曲风,由于对节奏和即兴等专业要求过高,因此即使是个中高手,也往往会因为过于对技术的追求,而疏于情绪和情感的呈现。
而在表现度上,《Romance》中也显得相当丰富。既有延续Olivia招牌风格的《A Love Theme》,亦有百老汇情趣的三拍曲《Let It Rain》,而《Ready For Love》和《要你管》除了拥有相同的乡村音乐情趣味,更因为前者加入的雷鬼节奏,以及后者融入的Indie情结和态度,从而有了既复古又时尚更好玩的味道。
翻唱自《隐形的翅膀》的英文版《Invisible Wings》,则因为对原曲棱角分明的励志心声,作为了音色上更圆润稳重的处理,从而有了一种更回味无穷的美感。翻唱很难,但Olivia也用这首翻唱表明了,翻唱其实也并不是很难。同理的,还有经典圣歌《Amazing Grace》,简约的民谣编曲中,更显现出Olivia的声线细节,在保留了作品应该有的庄严感的同时,也赋予了作品以一种文艺化的深情和专注。
而Olivia的首支中文主打歌《海枯石烂》,则很好地融合了本色的情绪和文艺化的渲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主流乐坛的情歌,往往或悲情鸡血,或者刻意强调编曲层次的大环境下,这首单曲却很好地将着力于编曲的细腻,同样融入于作品本色的演唱中,从而让作品的词曲唱本身,就有了很好的层次感,以及很有情调的精致感。这才是,原来情歌可以更美的。
文/爱地人
(责编: 大喻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