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2012年的夏天,全国各地点多家卫视频道都推出了歌唱类综艺节目,类似的节目不下十几档。在如此多的节目中,面对有些审美疲劳的观众,如何在做到特色鲜明、抓住观众的同时,也能实实在在为乐坛发掘出更多优秀年轻的歌手,这无疑很有难度。
上海东方卫视每周三、四晚22:00播出的《声动亚洲》重视参赛选手的专业性,提供跨亚洲的交流平台,专业的舞台、灯光、伴奏……这一切都让《声动亚洲》显得别具风格,也让引发了讨论――中国的年轻专业歌手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舞台?
“《声动亚洲》和大家印象中的选秀节目有本质的不同,我们是大型跨国界歌唱比赛。”节目组长久以来都这样定位自己的这档节目。
在中国的电视节目历史上,歌唱比赛类节目由来已久,并曾为中国歌坛选的发展做出过贡献,选拔出过众多歌手。关牧村、彭丽媛、韦唯、毛阿敏、蔡国庆、解晓东等,当年都曾出身歌唱大赛。今天的中国乐坛依然需要纯粹且面对专业歌手的比赛。
如今电视上的歌唱比赛或者说众多打着歌唱名义的节目都有点变了味。选手站上舞台之后介绍完自己之后,并不是马上拿起话筒歌唱,通常还需要讲一段悠长的背景故事。越来越多歌手背负着千奇百怪的悲惨故事登上舞台,赚人眼泪。但是感动过后,却发现事实不完全如此。近来,时有媒体曝光一些选手的现状,与他们在台上的诉说大相径庭。这让观众们又该何去何从?歌手是要比“故事”惨,还是比唱功?
一个人的经历或许能为其加分,但是歌手最后还是要唱功说话。就好像《声动亚洲》复活赛中黄舒骏(微博)对姐妹花组合Benylan说的那样:“在日本多年很幸苦,从你们的努力程度上我也可以看到你们那8年的经历,如果态度可以决定冠军,你们就已经是冠军了,但是……”有时候,故事其实就在歌手的歌声里,故事可以感动观众,但是却不能成为歌唱比赛的灵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