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评论:沼泽,继续蜕变,继续重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11:58  新浪娱乐

  去年五月,我第一次邂逅这支南方乐队,并完整见证了一场演出前后的细节,体验了始料未及的种种反差。

  舞台下,他们个个斯文谦逊,幽默随和,全然没有摇滚乐手的范儿。长相太普通,气质太温和,穿着太朴素,举止太正常。我一直寻思,这哪像玩儿摇滚的啊,更无从想象,他们的音乐那样的激情,先锋,独树一帜。

  等待了一年有余,我终于收到了沼泽寄来的最新Live大碟,《失落的梦想》。尽管已经抱着极高的期待,我依然收获了新的惊喜。

  头皮发麻,瞳孔扩张,身体战栗的同时,我也试图在音乐中寻找线索,这段时光在他们的音乐中究竟注入了怎样的新鲜血液?于是我非常关注几首新作。

  很明显,他们的创作已逐渐走向器乐化,实验性更强,除了氛围,在层次的丰富上也做足了文章。人声早已不再仅仅是

歌词和旋律的载体,而更像是一种嗓音乐器,和弦的一部分,参与构成交响诗一般的作品整体。听多了,我越加偏爱这种形式,充满无限的可能,每次聆听都是崭新的体验,不知不觉融进扭曲的和弦中,成为音乐的一部分,仿佛有了创造般的快感。

  另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音乐内在的张力,正是一股四分五裂的力量,让我感觉到内核的坚韧壮大。一直在思考这种张力的来由,直到看到邱大立老师文中“基因结构反差”的字眼才醍醐灌顶。

  据我了解,海亮喜欢民乐,钟爱古琴,当然对旋律和意境比较敏感,鼓手海逊专注于节奏这是自然,而阿来爱电影原声,注重氛围,细辉则迷恋噪音实验,注重效果。这种组合必然造就了他们音乐中的“基因反差”,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精神内核,平衡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另一方面,这种反差却成全了他们的个性,他们听的音乐跟做的都不一样,音乐营养是无形中渗进去的。不像大多乐队从模仿开始,他们彻头彻尾的在创新。

  我甚至试图寻找海亮的创作灵感来源之一——古琴的影子,没想到竟然在几乎最具实验性的《人猿星球》中与之遭遇了。裹挟在复杂的失真的噪音的riff中,中国元素早已面目全非,但听到4分多钟的时候,仍被我惊喜的捕捉到了。如今,海亮已经尝试在演出中弹奏古琴,不知道会不会成为创作中一个新的方向。

  沼泽在音乐上的锐意革新与他们在生活中的平实质朴又是一个及其鲜明的反差。他们做很“奢侈”的音乐,却过极其简单的生活,挤火车,蜗居小旅馆,甚至受伤,对于这群有些演出强迫症的不知疲倦的兄弟们来说,早已成了家常便饭,为了生计,他们也需要碌碌奔波。音乐、想象、生活,貌似好多是割裂的。

  他们从现实的洞察出发,在想象的广阔空间落脚,用天马行空的方式表达最真实的体验。情感源于生活,却在想象的世界和现实交会,炙烈到泣不成声;世俗生活渗透在他们的情感中,却又很难影响到他们音乐的纯粹,使他们彻底的独立于商业洪流。我想,这就是这个可爱的团队用生命的热忱营造的自由的维度,屹立于理想和现实的二维平面上,一意孤行,气宇轩昂。

  不久,沼泽将再次上路,27日抵达北京的“愚公移山”,送上一场主题为“梦想的颜色”的长达2小时的专场音乐会。到时候,又会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盛宴,一次心灵的奇妙旅程。错过“失落的梦想”的缺憾,希望在“梦想的颜色”可以圆满。

  关于沼泽乐队现场的惊艳指数,语言是难以描述的。对我而言,最大的魅力在于,如此排山倒海的音乐,你听的时候,心却需要非常安静,一听会不由自主的安静。激动是在安静深处的,而非躁动的。沼泽从不煽动气氛,而是专注于音乐中,与乐友共同分享和营造一种难以言喻的梦境般的氛围。在现场,你不是歌迷,而跟他们一样,是音乐的一部分,特别平等,谁也不依赖谁,谁也不取悦谁。

  期待沼泽又一次背上千斤行囊,向北京进发吧。相信这次,他们不仅忘却了疲惫,带着勇气,也带着纯真,带着感动,带着幸福,带着梦想。(文:zero(圈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