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经济时报:该拿什么抵制“恶俗网络歌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10:37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于立生

  中国音乐家协会日前在京召开了一场座谈会,阎肃、谷建芬、徐沛东、李海鹰等音乐界知名人士出席,号召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其中,花儿的《喜刷刷》被认为是网络歌曲的恶俗代表,刀郎(听歌)与杨臣刚(blog)的多首歌曲更被点名批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春天了,蝴蝶、蜜蜂出来了,苍蝇、蚊子也蠢蠢欲动了。理论上,“恶俗网络歌曲”的存在,当然,我是信其有的。

  但是实践中,要甄别,却分明是件费力且不讨好的事。缘由很简单:“恶俗”与否本身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审美问题。你认为“恶俗”,而他认为不“恶俗”呢?正如三十年前朦胧诗刚浮出水面时,“朦胧”与否也曾激起巨大争议,臧克家、章明等文坛前辈也曾站出来予以痛诋,然而事实是时间见证了朦胧诗的“崛起”,历史裁断了北岛、舒婷们的胜利。再比如,刀郎被作为“恶俗代表”“点名批评”的“多首歌曲”,就说热唱一时的《情人》吧,我还真看不出“恶俗”在哪里?若谓“恶俗”在“情人”,早有一代流行歌曲之王陈蝶衣《情人的眼泪》在前;若谓“恶俗”在“用你那火火的嘴唇/让我在午夜里无尽的消魂”,周华健(听歌)也有《亲亲我的宝贝》;若谓“恶俗”在“我怎么能够忘记那/午夜甜美的歌声/午夜醉人的香吻”,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经典,不是也照样《教我如何不想她》吗?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里曾引述闻一多的话——“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而今袒露灵魂、“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情歌是有了,然而却成“狼来了”,被痛诋为“恶俗”……

  这是一个社会愈趋开放、文化愈趋多元的时代,“精英”们的审美观左右不了网络歌手的创作自由,同时怕也干预不了大众的欣赏趣味。一些网络歌曲所以能够蹿红,能够热唱,其生命力也就在于: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有着人间烟火气,而非“高高在上”;也就在于:创作上更为自由、表达心灵上更为自由,而并非“条条框框”束缚多多!这恐怕更是一些以“严肃”、“健康”、“优秀”自命的“精英”音乐人值得汲取的。

  在我以为:“精英”们理应充分尊重网络歌手的创作自由,理应充分信任大众的判断能力、鉴赏能力。事实上,网络歌曲多矣,为什么能走红能唱到人心坎上的也就其中一小部分呢?为什么《芙蓉姐夫》人们听了不过付诸一笑,而并不会脍炙人口呢?这恐怕已足以说明问题。歌曲的优劣与否,“恶”不“恶俗”,最终只应是交由市场来检验!交由大众来评判!交由时间来裁断!“精英”们的审美观替代不了大众的欣赏趣味!

  信笔至此,不由想起曹子建的那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既同为音乐工作者,开展正常的批评固然无妨,然而又岂应祭起“恶俗”的高帽,大肆派发呢?借用鲁迅先生一语:是否要“榨出……下面藏着的‘小’来”呢?正如同杯子里原来是空气,倒进去水,杯子里也就是水了,如果网络歌曲真有那么“恶俗”,那么不堪,那么“精英”音乐人们大可创作出所谓“优秀”、“高雅”、“健康”的歌曲去占据大众的耳朵大众的心灵啊!难道文化市场不是讲究自由竞争的吗?又何必要落以“妨碍公平”、“干涉创作自由”、“攻击异己”、“打压新生力量”的口实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