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评论:青歌赛也流行炒作评委?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12:04 深圳商报
余秋雨(blog)的口误给正在进行中的青歌赛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据报道,自余秋雨在大赛点评现场说出“孔子是战国后期人”、“但丁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后,收视率暴涨。曾经,一些地方卫视的选秀节目,把炒作评委当作提高收视率的不二法宝,难道青歌赛也要“学而时习之”?但毕竟青歌赛不是《第一次心动》,余秋雨也不是柯以敏(听歌 blog)、杨二车娜姆(blog),所以,我宁愿认为余秋雨的口误真的是口误。 针对媒体的批评和网友的指责,余秋雨的助手回应道,“客观地说,余秋雨也只是一位普通老师,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什么知识都全懂,请广大观众理解。”这样的解释很中肯,但却不那么容易得到“广大观众理解”,因为在“广大观众”看来,余秋雨怎么可能只是一位普通老师?当他行走在“文化苦旅”之上的时候,当他在凤凰卫视《秋雨时分》中指点江山的时候,明明就是被当作大师来包装和使用的。做人不能这么不厚道,风光的时候是大师,犯错的时候就是普通人了。 余秋雨的口误正应了那句古语,“言多必失”。在点评内容上,余秋雨古今中外、旁征博引,难免出现搭错弦的状况。对于余秋雨的滔滔不绝,喜欢的人会觉得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华横溢,不喜欢的人则会给出两个字的简单评价:唠叨。博闻也罢,唠叨也好,观众“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个人看青歌赛的直播,每逢余秋雨点评环节,总有怪怪的感觉:主持人屏神静气站在一旁,选手提心吊胆等待宣判一般,观众席更是鸦雀无声,整个直播现场在那一刻成了余秋雨一个人的舞台,一时间分不出这是青歌赛的比赛现场,还是余秋雨的大讲堂。 2006年的青歌赛组委会曾在有各主流媒体参加的策划座谈会上,播放了恶搞短片《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在这部短片中,原本一心想参加红军的小英雄潘冬子,却对成名成星、走穴赚钱充满了渴望。媒体报道后,这部短片迅速成了网络上被点播和下载的热门视频,八一电影制片厂也发表正式声明,指责青歌赛纵容恶搞。这个“小事件”,成了当年青歌赛的“大新闻”,宣传推广作用效果显著。实际上,今年余秋雨就扮演了被恶搞的潘冬子角色。有争议才有注意力,为了青歌赛的收视率,余秋雨不妨再多口误几次。 始于1984年的青歌赛,最初几届的举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实实在在地成为了造星摇篮,一些歌坛大哥大、大姐大的人物都是通过青歌赛脱颖而出的。当时青歌赛之所以是全民关注的娱乐活动,一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的娱乐实在匮乏,人们可选择的余地不大;二是因为央视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是制造明星独一无二的渠道。近些年来,尤其是以“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blog)”为代表的新型选秀活动成为娱乐中心点之后,青歌赛的吸引力被消解,不但几次遭遇歌手退赛风波,也多次被指存有黑幕,上届青歌赛更有万名观众要求评委集体下课。 后期的青歌赛由于长期拘于形式、比赛氛围过于凝重,青歌赛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脱离当下娱乐形态的比赛,它成了一个常规比赛的惯性延续,不仅造星功能在退化,而且娱乐功能也所剩寥寥。庞大且专业的评委阵容,独具特色的知识问答环节,包括余秋雨的点评,都奔着一个目的而去:权威。而现在的观众对于“权威”的理解,已经由对“央视”、“评委”、“全国”等字眼的崇拜,转化为对公平公正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娱乐效果的追求。青歌赛的“权威”,已经对年轻观众构不成太大的吸引力。青年们不喜欢,让青歌赛枉有这个名头,余秋雨取代比赛本身成为大赛的“亮点”,也表明如果青歌赛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做大的改观,也就只能这样年复一年江河日下了。韩浩月(blog)/文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