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爱地人:“这位太太” 集独立音乐之大成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4日13:39 新浪音乐
“这位太太”乐团 必须承认,将“EMI/步升大风”和“这位太太(听歌)”放到一起,是一个绝对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组合,前者代表的是国际主流音乐的标准——好听、时尚、感性、流行,而后者代表的则是新一代独立音乐特有的标准——好玩、调皮、风趣、可爱。用习惯性的思维来讲,这原本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音乐世界,前者的背景是舞台、灯光,台下是挥舞着荧光棒的粉丝,场面总是宏伟而壮观;而后者的背景则是小Pub的舞池,对面则是三三两两应声哼唱的歌迷,场面虽小但气氛却更接近体温,亲切又真实。 但仔细回味一下,这两个世界却绝非是完全不同属性、完全水火不融的,至少在好听这个环节上,就是主流和独立共同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只不过思维的定式,让人们过于拘泥于主流即流行但世俗,独立就一定小众但不大众的偏见上。而这一次的“EMI/步升大风”的出手,显然是起到了抛掉身份标签,还原音乐本质的作用,利用大厂牌的优势,它们不仅推广的是以“这位太太”为代表的独立音乐,其实也是做了一个唱片公司应该做的最简单、最纯粹的事——推广好音乐。 那么“这位太太”是谁?这几乎是每一个第一次接触到这支组合的人,都会问的话题,也难怪,谁让这个乐团的名字取得这么顺口溜呢?其实从团名的选择上,已经可以很明显感受到“这位太太”的好玩之处,而这也是他们和当今独立乐团的共通之处,但仅此而已。除了引人入胜、激人好奇的团名外,“这位太太”无论从人员配置和音乐上,都可以说是在整个华语乐坛享有独家专利。他们在一个摇滚乐团的框架上,又吸收和容纳了电子音乐的工作区域,则就让他们的音乐理所应当的呈现出一种结构上的开放和大气,这种优势是目前流行的小本经营又小家子气的独立电子流行组合所不能比拟的,而也正是这种结构上的开放和大气,能够让“这位太太”在音乐元素的表现、音乐主题的开拓上,有了更好的后勤保障,粮草充足之下,兵马又如何不壮?! 主打歌?是的,主流音乐需要主打歌,网络音乐需要主打歌,电影配乐需要主打歌,独立音乐当然也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主打歌。为什么之前的独立音乐,都没有这个主打歌曲的习惯,那是因为很多的独立乐团更为注重专辑的概念化经营,却反而忽略了音乐作品个体的优势。当然,一些独立乐团容易在一张专辑中,将每首作品写得你像他、他像我、我又像他的“浑然一体”,从而造成作品与作品的相似,旋律与旋律无法拉开距离,也是独立乐团总是缺乏主打歌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属于开放性结构的“这位太太”,显然就没有这样的困扰。 作为即将在内地发行的新专辑《是谁》的主打曲目,《而我(眼已垂落)》运用的依然是“这位太太”这张专辑的概念,很口语化的连词,不经意间就从歌名开始,就切分出一种诗化的韵律,做到了读歌名就能出旋律的效果。而在音乐上,你不能说这就真的是专辑中最优秀的一首歌,因为优秀这个感性的词,实在是太没绝对性了,但说《而我(眼已垂落)》是一首集“这位太太”风格之大成、结构之典范的作品,倒是不为过的。电气化的摇滚节奏,首先就既能给人以Band那种有触感的律动和电音那种很暧昧的抚摸之感觉交融;而主歌部分则在很工整的文字结构中,带出了简洁却非常有力的宿命却乐观的情绪,在忧郁和无奈之中又注入了硬朗的力度,一软一硬间,尽显二元融合的魅力;副歌部分点题的四个排比句,则又将文字与旋律契合在一起,通过两者的交汇交融,从而创造出连绵不绝的绕梁效果,三日太少?那就再加三日吧!而这种无处不在的跨界和交融,也正是“这位太太”总是给人一种动听之中蕴含华丽,多元之中还显层次的原因。 虽然从一开始,“这位太太”两位女主唱的声线就因为外形特征的问题,而被人拿来和王菲( 听歌)做比较,不过在《而我(眼已垂落)》这首作品里,更多的还是“这位太太”点到即止的轻盈,只是将这种发声技巧当成是三段式歌曲的衔接、过渡和高潮时必须的宣泄手段,而非一种纯技术的炫技,这也让他们的这首歌曲,最终给人留下印象的还是它的旋律、它的节拍,它在飞扬中四处飘逸的忧郁与洒脱交融的情绪,而这一切显然就将流行音乐抛到了最原始的境地——好听、时尚、感性、流行。咦!这不是主流音乐的标准,但在简单的好听流畅面前,Who Care?!(文:爱地人)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