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独立品牌+独立厂牌=音乐产业新生存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10:00  音乐时空
独立品牌+独立厂牌=音乐产业新生存模式?


  音乐产业自2000年以来一直处在严重衰退中,’N Sync的新专辑在当年首周的销量是240万张。从那时起CD销量每况愈下,2006年-2007年间下跌了15%。数字音乐(blog)的销量并不足以弥补这些缺口。苹果的iTunes音乐商店的单曲销售模式进行得很顺利,2003-07年间iTunes售出了30亿首歌,但与此同时p2p网络上流通的歌曲数量每个月就能达到10亿。

  当音乐产业的核心,音乐本身,逐渐变得几乎没有价值的时候,这个产业如何存活下来?现在看来,品牌可能会充当这个救世主。毕竟在所有娱乐产业中,音乐一直是最有消费号召力的。

  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在于他们对于市场的把握和预测。音乐产品本身的贬值和音乐受众的剧增,当然会让他们看到使用音乐做宣传手段的商机。一般来说他们对于通过音乐本身赚钱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的投入相对他们其它的宣传开支来说并不值得一提。这意味着,如果操作得当,音乐产业和品牌之间的合作,可以达到这样一种和谐的境界:音乐产业继续通过音乐赚钱,更多的钱,因为品牌的投入至少降低了成本。而品牌则通过音乐,以及他们帮助音乐产业的行为,获得了良好的宣传。这是完美的双赢。

  现实的例子?

  诺基亚和环球唱片合作的Comes With Music计划看上去很不可思议,欧洲的用户只要购买一部诺基亚手机,就可以获得一年内免费不限量下载环球唱片所有音乐的权利。手机价格不变,并且这些音乐没有DRM加密和任何其它限制。著名的嘻哈制作人Jermaine Dupri(听歌)刚刚和制药公司Proctor & Gamble合作成立了一个新的唱片厂牌Tag Records。他告诉《纽约时报》,“现在的音乐界没有人比我有更多的市场预算。”

  Paul McCartney(听歌)离开老东家EMI之后,通过星巴克咖啡的Hear Music厂牌发行了他的新唱片《Memory Almost Full》, 并在首周通过星巴克全美6000家连锁店售出了16万张。这和他过去在传统音乐零售模式下的成绩不相上下。Hear Music不仅为来喝咖啡的客户提供更多享受和附加价值,同时也可以利用签约音乐人的电台播放和现场来宣传星巴克。不幸的是Hear Music即将关闭,因为咖啡销量的下降使得处境不妙的星巴克不得不重新专注于它的本行。

  No Doubt(听歌)的主唱Gwen Stefani(听歌)的服装品牌L.A.M.B是她能够进入2007年度音乐人收入排行榜前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几乎每个流行女王都有她们自己的香水品牌。人们正试图从任何音乐之外的地方来赚钱。

  多的唱片并不是我们所关注的,我们免费提供我们的音乐,并鼓励人们以音乐为主题展开交流。”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音乐时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