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从谭晶现象看主旋律音乐的改革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16:31  新浪娱乐

  12月9日,谭晶在深圳再度唱响了“和谐之声”。这一次,她用近20首风格各异的歌曲将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主旋律演绎得淋漓尽致。

  从2006年9月12日维也纳金色大厅到深圳独唱音乐会,“和谐之声”已然成为谭晶最具标识性的品牌。而这一品牌的诞生,昭示着中华民族主旋律愈渐贴近民声,进一步体现出我国改革开放的开阔性、高度性及全局性。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乐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古典、西洋、民族、流行、高雅……音乐种类日趋多元;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歌曲唱法日臻完美。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主旋律音乐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变得更加嘹亮起来,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军旅歌曲,到如今大众耳熟能详的《春天的故事》、《在和平年代》、《妻子》、《橄榄树》等等,体现时代特色的主旋律音乐反映出国人因物质环境的改善而逐步追求精神高度的高品质生活。

  两年时间,谭晶两次唱响“和谐之声”。第一次她走出国门,将中华民族的声音传播到世界,有着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谭晶以其“拔云见日之功,天籁之音之妙”的音乐,唱响了金色大厅,征服了挑剔的欧洲观众,也震撼了中国歌坛。当时谭晶的恩师、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就曾经放出“中国歌坛出现了谭晶现象”的豪言,而众多媒体更是将2006年定义为“谭晶年”;这一次,谭晶回归本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把改革开放演绎得动人心魄,这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中的青年歌唱家用自己独特的“谭氏唱法”咏唱出2008又一个“谭晶年”。如今的谭晶,俨然已跃升为中国歌坛的“主旋律之后”,引领着中国主旋律音乐紧跟时代大踏步的改革开放。

  换句话说,“谭晶现象”的产生与中国文化的改革开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常说,“文化交流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如果没有文化交流,人类社会的进步恐怕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也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必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谭晶“和谐之声”音乐会的成功,其意义远远超过了音乐会的本身。“和谐世界,和谐之声”的主题,向人们传达的是正在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出的强音——“建设和谐世界”的坚定主张,承载的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积淀,展示的是一个有风度的、负责任的充满自信、友善、豪迈气魄的大国形象。

  我们欣喜于“谭晶现象”的出现,同时也期待着更多歌唱家打造出自己独特的“音乐品牌”,让中国乐坛“百花齐放”,让中国文化独领风骚。

  (文/李慧)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