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雨摇:“重塑”荒诞的权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3日19:01  新浪娱乐
雨摇:“重塑”荒诞的权利

重塑雕像的权利新专辑封面

  这一天你很正常的生活着,上班吃饭睡觉,循环着高速的节奏;这一生你也可以很正常的生活着,生老病死,被抛向世界衔接生死两旁的虚无。理性剔除了极权的体制,但却没有消除对政治的狂热,海德格尔们总想告诉人们,你们被理性欺骗了。是啊,面对如此呆板的生活,你不可能像崔健一样想把一种反向的内容纳入良性的文化范畴里,并千方百计的寻求改变。你应该像阿尔贝加缪所描述的那样,荒诞离奇的漂浮在世俗的海面上。我的意思是,如果在极权的狂热漩涡里,你是一个异类,那么这才是你最尖锐的反抗。

  “重塑雕像的权利”就是这样一个异类,我并不是说这是一个直指政治层面的阴谋,我是说你可以用你所愿意的任何内容去替代“重塑”缠绵的隐晦。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形式,在于他们已经有了荒诞的轮廓,差几步就可以像克尔凯廓尔那样触及到荒谬的体验,差一点就纯粹的像一台盛大的戏剧。这不是带有利己主义的愤怒,这不是新兴阶层对利益的理想呼唤。但是,这场戏剧与戏剧外的世界,依然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请把“重塑”与玩世不恭拒绝深刻的Carsick Cars分别开来,与还没有出现的后现代式的颠倒对立区别开来。“重塑”们从来少不了责任,但已经不是横刀立马或者指桑骂槐,而是赋予生活额外的意义。

  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酿成了这种“额外”。在30多年前,Sex Pistols首先为这一切提供了足够的勇气,并放大了张扬的不羁,等待着Post Punk的极度收敛。这个过程同样是痛苦的,甚至必须借助“哥特”的古典神韵才最终完成对当下的破坏。今天,Post Punk在西方早已是燃烧过后的余灰。“重塑”恰好来自中国,却用英文写满了对中国文化的恐惧——他们说这就好比是京剧不能唱英文一样。而与此同时,同样操持Post Punk的PK14却用诗化的汉语言解决了恐惧的难题。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同样的意识到,Post Punk天生的阴郁、隐晦是汉族文化可以消受的内容,所不同的只是“重塑”要更为坚决。

  就音乐层面来说,“重塑”还需要更大的勇气。闪烁的旋律片段依然出现在新专辑的各个地方,这足以说明,音乐的氛围还没有强盛到可以覆盖住它们。亮点出现在李铁桥即兴的萨克斯上,它带着整体荒诞地燃烧。但遗憾的是,音色依然缺少变化,如果你听过The Pop Group,得到的感受肯定会更强烈。另外是吉他,应该像Lydia Lunch那样更尖利。专辑的前半段,华东与刘敏“双核”配制带来了丰满的控诉,但却少了氛围的的涌动;后半段,氛围无以伦比的弥漫,但却少了旋律的控制。“重塑”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仅仅是他们的首张专辑。

  谁都可以解读“重塑”到底想表达什么,从第三首歌“胖妈妈”出场,经历“Get Way”、“Take A Gun”最终回到嘈杂的市井,这是他们精心酿制的荒诞戏剧,解读的过程就和聆听一样其乐无穷。既然可以解读,那么“荒诞”也就由此升华,它为了表现荒诞而存在,也为了彻底的对抗荒诞而存在。雨摇/文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重塑雕像的权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