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原
近日,中国原创音乐剧不时传来消息:《蝶》在日本、韩国演出市场走俏;山西大同市歌舞剧院以云冈石窟为背景创作的《天下云冈》初登舞台;武警文工团以汶川大地震救援为内容创作的《一路找寻》即将在京首演。社会将目光逐渐转向音乐剧舞台,尽管给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在细心回味之后不难发现,制约原创音乐剧的诸多关键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本土化过程漫长,历经草创、描红、探索、开拓时期
音乐剧,这是当今音乐界、舞蹈界、电影界、戏剧界、舞美界,乃至中国艺术界都在议论的话题,政府、企业直至私人近几年也将投资的目标由舞剧、歌舞晚会逐渐转向音乐剧。《猫》、《悲惨世界》、《歌剧魅影》等外国经典作品引入国内市场并长期上演,也培养了大量的中国观众,让原先对音乐剧懵懵懂懂的人们忽然间对音乐剧胃口大开。全国有20多所大专院校相继成立了音乐剧专业,其中最早的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已经培养了几代音乐剧专业人才。音乐剧,可以说正在成为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艺术品种。
中国原创音乐剧起自何时,至今说法不一。依照中国音乐剧研究会会长王祖皆等人的看法,中国音乐剧创作已有近30年的历史,共创作了近百部作品。其成就可以归纳为:一是队伍壮大;二是制作方式多种多样;三是驾驭能力增强;四是创作热情普遍高涨;五是现实题材始终占主导地位,中国音乐剧显示出强烈时代感。这些作品算不算合格的音乐剧姑且不论,但或多或少都在追求音乐剧的舞台元素,比如,易于流行的主题歌曲贯穿始终、时尚化的设计、优美流畅上口的曲调、充满活力的舞蹈、起伏跌宕的生活化叙事、炫目的舞台效果和视听享受、推进过程中的快节奏等。
1982年,中央歌剧院的《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应该说是中国音乐剧的雏形,但当时还不叫音乐剧,而称轻歌剧。1983—1988年,上海歌剧院、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总政歌剧团、中央歌剧院、哈尔滨歌剧院、沈阳话剧团、广州白云轻歌剧团、福建泉州歌剧团和湖南的湘潭、株洲、郴州歌舞剧团,相继推出了《芳草心》、《风流年华》、《台湾舞女》、《特区回旋曲》、《日出》等,有的依然叫轻歌剧,有的直呼音乐剧。特别是《搭错车》能够演出上千场,为音乐剧的市场化开辟了成功之路。这一时期的音乐剧算是草创时期,“描红”和稚嫩处非常明显。
1989—1998年是中国音乐剧的探索时期。上海、北京、广东、辽宁、山东、广西和解放军的艺术团体先后创作了《征婚启事》、《秧歌浪漫曲》、《鹰》、《芦花白,木棉红》、《海风吹来》等,所有作品都理直气壮地冠以音乐剧之名,但大多显得无所适从,什么都想尝试却又把握不准。这时的中国艺术家已经在国外亲眼目睹了音乐剧经典作品演出盛况,还将一些作品如《音乐之声》等搬演到中国,特别是日本四季剧团带来的《李香兰》震动了中国舞台,日本音乐剧大师浅利庆太多次来华指导,让中国艺术家基本认同了国产原创音乐剧的市场可行性。
1999年至今,中国音乐剧进入开拓期,数量激增,几乎每年都有几部作品出现,有时一年多达十几部。多数作品都以民族化为己任,并且从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索取创作素材。品牌意识也在这一时期确立,一些作品从创作之初就有了在固定场所长期上演的计划。音乐剧的本土化意识可谓深入人心。
大多数作品是过眼烟云,难以持久,专业人员也纷纷改行
大量的作品、大量的人才、大量的欣赏爱好者,这些都形成了原创音乐剧发展的良好社会基础,按理说,应该佳作迭出。可惜的是,多年来大多数作品都成为过眼烟云,基本没有保留下来,更不用说进入市场长期演出了。数量不少、品质欠佳、观众冷淡,是眼下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整体状态,这与近几年外来音乐剧的热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由于原创音乐剧演出难以持续,也使很多音乐剧专业毕业生最终改行,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北京舞蹈学院最早的音乐剧毕业生章毅,曾经在音乐剧中担任主角,后因无好剧可演,如今已经经商了。
面对中国音乐剧的尴尬局面,人们不得不回过来头重新考虑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剧。有人认为,目前多数所谓的音乐剧作品不能算是真正的音乐剧,许多创作者至今还不清楚何谓音乐剧。有不少作品开始时以音乐剧创作为目的,可完成之后才发现是个“四不像”,所以只好改称“音乐话剧”、“歌舞剧”、“舞台剧”、“戏曲音乐剧”。但也有相反观点,认为人们对音乐剧的定论主要产生于几部经典作品,其实,全世界对音乐剧至今都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音乐剧发展百年来也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因此,不要限定条条框框,应该自由发挥。
王祖皆说,中国原创音乐剧过分强调综合效果,以为所有条件具备才是真正的音乐剧,其实,仔细分析一下经典音乐剧作品的风格便可以发现,各作品偏重不同,有的偏重舞蹈,有的偏重音乐,有的是时尚化的舞台氛围,有的则是戏剧故事的动人心魄。
表面繁荣内存隐忧,立项过热、盲目,创作症结在哪里
不管是不是真正的音乐剧,创作和投资热毕竟形成,而且动辄数百万、数千万。可是在关键问题,或者说中国音乐剧的软肋没有解决前,再多的产品也是一时热闹。
首先,市场化是音乐剧生存的前提,一部作品产生之后只有长期定点演出,才能显示其价值。然而,这恰恰是国产原创音乐剧的弱项。多年从事中外舞台产品进出口的吴氏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嘉童说:我国音乐剧创作多数没有长期打算,投资与立项决策主观随意,根本不考虑国内外市场前景,许多作品只图获奖、进京,因此不可能留存在舞台上,更不可能像国外经典作品那样一演就是十几年。
有人说,中国音乐剧总在民族化上下功夫,这是认识的误区,其实,只要是中国人创作的都是民族的音乐剧。作曲家王西麟认为音乐剧发展一开始就从商业化入手,导致创作者过于看重金钱利益,没有静下心来研究创作。舞蹈家左青批评现在的作品是“大投资、大制作、大场面”。他建议不妨先创作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小型音乐剧,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大创作。作曲家赵季平则认为,缺少专业音乐剧团、专业剧场、专项资金、专业营销人才,市场操作不成熟,是音乐剧成长受制约的主要因素。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居其宏认为,上述问题尽管都很重要,但是根本症结在于:一度创作不成熟,剧本立意落俗套,故事不动人,人物乏个性,情节少跌宕,冲突缺张力,展开无逻辑,从而导致音乐剧起步之初便失去了戏剧品格和剧场趣味,让音乐剧的整体魅力大打折扣。正因为一度创作的低水平,导致音乐剧产业链在启动时便出现断裂,以致上演率、上座率、票房营销无从实现,衍生产品等后续动作无法跟进。另外,制作人也不合要求。我国音乐剧制作人大多由专业演出团体的院团长担任,其中多数人懂艺术不懂市场;也有少数独立制作人,懂市场但不懂艺术且缺乏诚信。对于音乐剧产业链来说,剧本创作是龙头,制作人是核心,这是中国音乐剧发展的两个最为薄弱的环节。
有人甚至悲观地认为,中国音乐剧缺少基本环境——西方音乐剧创作建立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艺术创作的内容、形式和鉴赏需求都有了工业时代的特点。而这些音乐剧发展的要素在我国尚不完备,因此说,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音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