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在逐渐变成人们生活里的一个模糊的概念。
在这个季节探访不同的城市,越来越多的朋友会告诉我:在我们这儿,几乎是没有春天的,刚刚才脱下棉衣,感觉就已经是夏天了……
这个一直以来都代表着温暖和希望的季节,不知道从何时起,变成了浮躁和多变的代名词。或者,它已经变成了一个短暂的过渡,只是为了衬托出之前的寒风凛冽,和之后的酷热炎炎。
春天,真的如我们的感知一样,若有若无了起来吗?抑或,只是因为我们的知觉,在不经意间渐渐麻木了起来,对于非极度的温度刺激,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体感呢?
这个时候,汪峰很突然的唱出了这样一首歌: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
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
没有信用卡也没有汽车
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
可当初的我却那么快乐
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
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
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
这样的歌词,很容易让我们回想起年少的岁月,或者是心理尚为少年的日子。我们的快乐和悲伤都太显而易见——以物喜以己悲,而且,并不会因为这样轻视自己和被轻视。
那时,我们的神经是脆弱却很敏锐的。对待生活和社会,对于我们视为生命不可缺少部分的音乐,我们的判断偏执但坚强。所有的态度都因为坚持而异常强大。也就是那样的年月,我们才会看得到窗外的柳树发出的每一片新芽,并在心里沾沾自喜——春天来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世界的变迁,我们开始有目的的奋斗,并拥有了一些奋斗的成就,但也如汪峰的《春天里》所唱的那样:“凝视着此刻烂漫的春天,依然象那时温暖的模样。我剪去长发留起了胡须,拥有了曾经梦想的一切,可我感觉却是那么悲伤,岁月留给我更深的迷惘…”
当我们对春天的来临和逝去,都忙碌地无暇顾及的时候,我们确实该思考一下,生命的拥有和失去——这还真是个问题。
《春天里》在创作的时候,也许并不是一首想要警醒世人的歌。但我能清楚地知道,不论是负责编曲制作的汪峰的老搭档贾轶男,还是在唱片界供职超过十五年、阅人阅歌无数的赵小敏,还是如我自己,我们的那些深切的感动,绝不仅仅因为汪峰在这首歌里面的自我回顾和反思,也不仅仅因为他突然在这个年代唱到生命的始和终。在我们的心里,都有被一种当头棒喝的力量打得晕眩的刺痛。
我们都曾经以为,那个歌唱现实、理想、生命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久久的过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出现。当他突然空降来临,我们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而我在晕眩之后,才慢慢在心里弥散开满眶的泪水。那不是难过和悲伤,而是因为重新找回了希望和力量。
我想,我应该在漫天杨絮飘飞的日子,去护城河边散散步,让春天的风的颜色装满我的胸膛。
反复地听汪峰唱着“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段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那片春天里”,让我不由得想起一些伟大的名字,和他们悄然离去的日期:Jimi Hendrix(1970年9月18日),Jim Morrison(1971年7月3日),Ian Curtis(1980年5月18日),Kurt Cobain(1994年4月5日)……这些曾让我们的青春充满激情,让我们的精神拥有音乐家园的人,在已经过去了的这么多年里,一直都是住在他们自己梦中的春天里的吗?
祝福生命,祝福他们。
刘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