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Philips和Sony热烈庆祝CD代表的数字化时代即将到来之际,他们一定不会想到,这项科技在二十多年后几乎毁掉了整个唱片业。因为CD更容易通过电脑复制成MP3。有了免费的东西,谁还愿意花钱听歌。
但在八十年代,买一张唱片可以说相当昂贵,那时候没有Home Studio,几乎一切可供出版的音频信息都要在录音棚完成,这件事可谓天价,我没有问过前辈80年代录音棚的时租价格,不过动脑子想想,肯定比今天更加难以承受,于是高成本必然导致高售价,所以当年没有个体音像店,只有新华书店。
其实这就像5年前买一块80G硬盘要比现在高出数十倍一样,那年头购置一套录音设备也一定和现在的价格无法比拟,再考虑当时人均收入水平,想都不敢想,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定比买辆雪铁龙更为奢侈。所以唱片公司签约歌手的时候十分谨慎,能力、气质、时机这些关键因素都具备的情况下,才不算贸然行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如今那么喜欢怀旧,对新东西不屑一顾甚至置之不理,其中一个不可否认的因素,就是今天录音技术已经可以通过一台笔记本电脑解决,没了门槛,所有KTV里的麦霸和认识简谱五线谱的人都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公开发表,粗制滥造也随之产生。
一项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可能相差十年,所以CD刚刚产生的时候,黑胶唱片仍然是音像店里的主流商品,同时,它也是寿命最长的物理载体。从上世纪50年代有音乐产业的那天开始,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末,才在市场上被磁带替代,从货架上渐渐消失。但是与此同时,电台DJ为了方便播放,依然使用黑胶唱机,直到93年前后,各个电台才统一配备了CD机。
时代改变,今天黑胶已经走进了潘家园旧货市场,渐渐成为一种未来的古董,被众人收藏。在北京,能买到像样黑胶的地方不多,潘家园也没有形成规模,而且品相参差不齐。拆迁之前的七彩大世界有一些,不过多以电子和嘻哈为主,鼓楼东大街一家旧书社的后院也找到过80年代的重金属和部分John Lennon的日版旧货。上海这方面的资源同样匮乏,比较集中的地方也只有叶家宅路的事久建材市场。相比之下,广州绝对是黑胶收藏者的天堂,只可能没带够钱,不可能挑不出东西。去问问其他热衷黑胶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大部分藏品都从那座城市购回。而且比较有意思的是,只有这里能找到华语黑胶唱片——这种在中国市场已经停产的东西。
陶街的货源主要来自香港,所以粤语唱片很便宜,尤其是梅艳芳和张国荣这种在80年代红得发紫的艺人,当年产量大,所以今天存货多,价格都在三四十左右。台湾的唱片比较贵,我买到的侯德健和张艾嘉都在二三百左右。此外,大陆唱片的香港版也是价格不菲,比如崔健《一无所有》也都在百元以上。
我不盲目崇拜播放黑胶时“兹拉兹拉”的质感,只崇尚悦耳的歌声。怀旧不是一种时尚情怀,只因为今天的好歌太少。王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