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威(华语金曲奖总策划/国际华语音乐联盟秘书长)
第21届“台湾金曲奖”于5月14日公布提名,这一被誉为“华语乐坛最权威颁奖礼”的评选仍然以其专业性、公平性、本土化和多元化傲视同侪,亦再次赢得业界尊重。
“金曲奖”按“演唱类”和“演奏类”分两大阵营设奖,对传统演奏器乐的器重不逊大洋彼岸的“格莱美”,基于本土各种方言——“台语(闽南语)、“客语(客家话)”和“原住民语(本届首设)”的歌曲/歌手奖项,也体现出台湾乐人在全球化浪潮下誓死捍卫本土文化血脉的良苦用心,各项提名涵盖流行佳作、经典前辈到独立小众以及新锐才俊,不管是票房人气都无可比拟的老牌巨星组合“纵贯线”,还是从“超级星光大道”走出的徐佳莹,抑或莫文蔚、蔡健雅、陈奕迅等曾经折桂之旧人唱将,乃至查劳。巴西瓦里、萧煌奇等以往被主流忽视的
民间艺人,都能兼容并蓄、平等待之,在唱片销量急剧滑坡的低迷时期,如此坚持不免令人感动。
往年“金曲奖”虽专业性不容置疑,但也屡屡出现在主流与小众之间剧烈摇摆、方向模糊的败笔,也曾因其敬老心态缺乏果敢,历届最佳男女歌手获奖作大都并非其生涯最佳,如庾澄庆《海啸》、莫文蔚《I》、蔡健雅《Goodbye & Hello》等,去年更为片面迎合人气增设最受欢迎歌手奖给蔡依林而引起喧哗。
从评审机制上,“金曲奖”经过多轮的作品甄选而最后经小范围的专业评审团讨论选出最佳,既有程序上的严密性和不可操纵性,亦会因评审的个人趣味和辩论能力而产生“偶然性”乃至“昏招”,加之评审每年更换,也存在标准执行不统一持续的问题,这也是“金曲奖”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的。
作为基于台湾视野的国语为主的音乐奖项,“金曲奖”几乎已做到最好,不过,在此之外还有更广阔的粤语地区和中国内地市场,这方面“金曲奖”鞭长莫及,也给喜爱华语音乐的乐迷带来参照的遗憾。而作为以全球华人音乐市场为定位、推动华语音乐在全球普及发展的“华语金曲奖”,则从诞生之日起背负了更重的使命。在充分借鉴台湾金曲奖与美国格莱美等权威奖项的优点之上,“华语金曲奖”的未来方向,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专业与市场的矛盾:
评奖的目的当然应该注重专业与学术性,但评奖的宗旨也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推广好音乐,究竟是坚持专业的彻底性还是兼顾市场,是引领潮流还是反映现状,这并不单纯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二、华语音乐现状与国际音乐分类的接轨
格莱美之权威一方面来自对各种不同音乐类型的细分设置,但在华语乐坛,多数音乐风格属西方舶来品,长期粗放的生产模式,亦导致音乐界限模糊不清,虽然近年因为小众市场的崛起而令音乐更趋多元化,但客观上与国际的分类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大众津津乐道的很多还是创意品质匮乏的“网络歌曲”和“主旋律”。
三、评审人士自身的专业性
由于中国内地颁奖礼、排行榜的大量涌现,也催生了不少“职业评委”,这当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乐评人和传媒编辑,他们怀揣的人文意识、唯美倾向,的确为很多评奖增添了人性味道,也避免了因为商业运作产生的“舞弊”现象,但因为天生感性和个人的成长背景(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乐理基础,从歌迷起家,包括和弦、音阶、音准、音质等问题多靠耳朵感受),也令他们在进行投票时缺乏科学化的量度,票选结果很多时候来自主观印象和喜好,相比之下香港的乐评界这方面似乎在严谨度和技术性上更值得学习。
四、回归大众的思考
在华语乐坛陷入低谷的十年,具有责任感的一些传媒勇敢承担了为华语音乐“吹鼓”的角色,也直接或间接捧红了一些独立的优秀音乐人,而网络的发达更带动了豆瓣等以分享为价值的小众歌迷社区,但是否一味的“小众”或“独立”就是正确的方向,音乐是否需要贴上“标签”?其实,“好”音乐的标准千千万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标准”最终还是应该回归大众,回归市场。正如港台音乐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辉煌,并非小部分人的叫好或个别媒体推崇,而是如黄沾先生所说“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能雅俗共赏。华语
音乐产业未来的发展,应该深思当年的“成功失败”。
此时,“华语金曲奖2010”也经过长达3个月的艰辛工作完成所有奖项的提名和终审工作,七大类的创始性设置开了华语乐坛先河,但对照以上诸多难题,“万里长征”,还只是开始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