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为忠
“青歌赛”已接近尾声,围绕“青歌赛”知识测评的话题却接二连三。当然,担任评委的余秋雨自然也成为焦点人物。
“一日不见”的下句是什么?答曰“我好想你”;问“三星堆出土在哪?”选手摇头,老余追问“在哪个国家”,答曰“法国”,再问“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雕塑是什么?”答曰“圣母玛丽亚”。据报道:面对这样的问答,余秋雨的确是一路克制过来,但当选手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说成齐白石时,他终于忍无可忍:“绝大多数题目应该是国人皆知的。回答不出,我只能说,他们还没上文化这条道!”。
关于“清明上河图”,我倒要在此唠叨几句。《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作者张择端。此图绢本,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馆。画卷以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的汴河为主线,有条不紊、引人入胜地展开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种种人事活动,达到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在世博会中国馆,就有一幅会流动的《清明上河图》,也被游客称之为镇馆之宝。当我们看到那幅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时,从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感动。以现代化高科技的手法,激活这样一幅经典长卷,让它以一种流动的方式环绕在你的四周,而这种坐标不是把我们拉回到北宋,而是清晰地让历史来到今天,把古老的文明拉到了现代文明的坐标,生动地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的主题。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都是冲着“清明上河图”去中国馆的,不惜在高温烈日下排上几个小时的队,一睹“镇馆之宝”的风采也感到很值。媒体上关于中国馆“镇馆之宝”的报道连篇累牍。
面对选手把《清明上河图》的作者答曰“齐白石”的尴尬,这也难怪作为评委的余秋雨有点急了,其实,回答不出“张择端”倒也情有可原,说成是“齐白石”,错上加错,实在不应该。从现场观众的笑声中,我们也能够体会出这是大家都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因为选手是从事艺术的文化人,对自己应该要有更高的文化要求。
除了知识测评,专业水平也让评委和观众不满意。已经结束的美声、民族与流行组,选手“千人一面”、“千人一喉”,没有个性,缺乏感染力。面对这一尴尬的场面,有网民戏称,“美声的听不懂,民族的没必要听(都知道“老面孔”王丽达肯定拿金奖),连流行都没了个性,只有余秋雨的唠叨还能让人学点东西”。选手唱5分钟,余秋雨要谆谆教导10分钟,以至于每场比赛都得在23时后结束。“举办青歌赛的目的和意义何在呢?还不如为余秋雨老师办个文化艺术专场讲座会来得实际!”
在看青歌赛知识测评的时候,很多观众也在自我测评。由此倒使我想到有关“青歌赛”余秋雨在他的一篇《文化与青春的对峙》中说过的一段话:“不要总是责怪我们的年轻人文化素质低,在很多时候,更应回过头来责怪我们的文化的有效性和溶解力太低。如果仅仅是考青年歌手,我就不会参加这样的活动了。”
现在,“青歌赛”每两年都要办一届,但是,为何出不了像前几届那样的优秀人才?除了选手自身的问题,还有文艺院校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和“溶解力”。艺术院校对文化考试的分数要求“门槛”太低,在娱乐圈充满着名利诱惑的当下,文化素质一直成为艺人的软肋而遭到诟病,谁来把他们领上文化这条道?这是“青歌赛”知识测评引发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