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摇滚还能怒放吗?
带三个表
“8·27”摇滚怒放演唱会在我看来像是一株千年铁树,总算开花了。任何一个跟随中国摇滚走过来的人,都可以沉浸在这个“老炮文工团”制造的激情之中。甚至我相信,这是中国摇滚最后的辉煌,你错过了,就要再等上千年。唯一让人郁闷的是,每个演出者都会一次次把你撩拨起来,但是三首歌之后就会换人,你一晚上也到不了高潮。
这是过去20年摇滚的精华总结,当然,你可以把信、齐秦忽略,不是我瞧不起他们,是他们的路数跟整个摇滚的调子不太搭。但是,你想过未来20年的中国摇滚吗?还能凑出这样的一个阵容在20年后的工体怒放吗?不可能!
第一,无论如何,这20年来的摇滚歌迷和摇滚乐队要感谢一样东西:唱片。是唱片给人们带来公共记忆,是唱片给音乐家不断作阶段性总结,是唱片这种非常具有质感的东西把人与音乐的全貌展示出来,是唱片作为一种传播载体让更多人对音乐和音乐背后的人有全面认识。如今,唱片在它步入30年工龄后马上就要下岗了,将来还会有一种音乐公共记忆吗?如果没有,人们还会去共同喜欢一个歌手或一首歌吗?可能你会说,为什么我非要通过唱片去记住他们?有互联网,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听到更多歌曲,想听哪首就听哪首。但这只是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当年美国单曲时代完全不同,单曲时代能出现猫王,互联网单曲时代不能。而且只有一张完整的唱片你才能分辨出哪首歌你喜欢哪首歌你不喜欢,公共记忆就是这么来的。互联网时代不会再有这样的对比机会了。音乐本来就是抽象的东西,当它具象化的部分因互联网时代被抽离掉之后,它还剩下什么?还有,免费还会让音乐公司一掷千金去制作一张精美的唱片吗?
第二,你看看“8·27”的阵容,“老炮文工团”无一例外都在走下坡路,他们最黄金的时代早就随风而逝了。那“二炮文工团”现在又如何呢?很不幸,现在30岁左右的“二炮”们,既没有完全享受到唱片时代共同记忆的好处,也没有赶上数字时代正常游戏规则带来的好处。他们是一代试验品。摇滚的回光返照也许会持续一两年,之后又会是什么呢?我不敢想象20年后,六七十岁的崔健带领“老炮文工团”再次出现在工体的舞台上,他们相互搀扶,合唱一曲《最美不过夕阳红》?相信互联网能给人们带来好音乐的人们,你能听到《老鼠爱大米》和《爱情买卖》,这是最近五年通过互联网走红的两首原创歌曲,20年后,一共会出现8首这样的歌。
第三,我始终认为,摇滚乐这玩意儿一定是在社会变革最剧烈的时代才最活跃,在和谐年代,它没什么魅力可言。20年前他们赶上了,有病呻吟和无病呻吟的区别正在于此。当然你还可以说,有快感也可以呻吟,不见得有病才可以呻吟。可问题是,你现在还有敏感区吗?
我也学聪明了,我改支持互联网免费下载了,支持唱片消亡。站在大众消费的立场上至少是安全的,至少你们是认可的,至少你们看着不会生气,哄孩子玩儿谁不会啊?反正我又不出唱片。
谁是英雄
哈蜜瓜
在工体举办的怒放摇滚英雄演唱会几乎座无虚席,从5点多就有观众在门口排队等待入场,毕竟能把从崔健到朴树等十来位中国原创歌手或乐队聚在一起是件不容易的事。这场演出的成功一方面说明,摇滚在中国已经主流化,如果说这是个好消息,那么坏消息则是,中国摇滚没进步。
无论是张楚、何勇还是郑钧、许巍甚至崔健,唱的都是他们辉煌时期的老歌,更别论早已物是人非的唐朝、黑豹,与其说这是一场摇滚力量的怒放,不如说这是一代人的集体怀旧,在歌声中,怀恋逝去的青春、岁月,怀恋曾经的激情与辉煌。
作为那个年代的亲历者,这样的怀旧来得正是时候,在青春决然逝去的这个夜晚,经过舞台的放大,音乐的唤起,往日情怀让人唏嘘,而台上的英雄老去更有另一种悲情。确实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几度潸然泪下。歌还是那些歌,而人已不再是那个人,何勇的犀利不再,张楚的迷茫依然,但当这迷茫配的不再是年轻的面庞,便有些不忍卒读了。人到中年,没有功成名就,摇滚的青春就该是这样的下场。相比较而言,郑钧和汪锋更像摇滚成功人士,你更爱谁,也许就说明了你是怎样的人,会有怎样的未来。
换了主唱的黑豹和BEYOND,还是会有一种尴尬,我们想看的不是你,是窦唯和黄家驹!真的不应该这么苛刻,为什么不感谢这两个乐队,让我们还能听到《别去糟蹋》和《光辉岁月》。
许巍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所以他的歌声最动人,而齐秦出现在这个舞台上却像是一个错误,不过比起信,这个错误还没有那么大,毕竟齐秦是我们曾经的挚爱。
不能不说说崔健,虽然他唱的也是老歌,但你不会悲伤,也不再怀旧,甚至会由衷为他展开笑容。在这个时代,崔健还是强有力的、有发言权的。他身上没有岁月流逝带来的伤怀,更没有沾染时代的油污,他才是真正的摇滚英雄。
iPad真能取代纸质书?
老六
前些天,买了一枚iPad。这次高消费的借口是,体验一下电子书。眼睁睁看着传统图书行业日渐没落,电子书取而代之的预言在耳边如滚雷般晃悠,确实应该了解一下这个新对手是怎么回事儿,并学习适应一下未来的趋势。于是,这笔钱花起来显得很是理直气壮。
一个多月下来,iPad沦为上网本,躺在床上歪着脑袋浏览网页,或出门接客的时候打发无聊时间。除此之外,几乎没什么用处。我下载了几本电子书,但都浅尝辄止。看电子书,似乎对硬件、技术的感受远远强于阅读本身,甚至让我忘了自己都读过什么内容。特别是那些苹果粉丝热力推荐的《时代》杂志、《爱丽斯漫游奇境记》的iPad版,说它们是程序也可以,说它们是游戏也可以,说它们是电脑动画也可以,但就是找不到那种阅读的感觉。
这么多天过去了,我尽量说服自己,也许是内心狭隘的出版情结在作怪,不应该做个老气横秋的顽固派。说服不了自己,便开始思考,纸质书有什么是电子书不能代替的?
多少年的阅读习惯、纸的温润质感,包括打开即读、手翻哪页读哪页的简单和便利……当然可以列出许多条,有了电子书的阅读体验后,我忽然又琢磨出一条:一篇文章,被编排好,印在纸上,由此造成一个字、一段字、一页字带给人的那种空间感,是电子书所欠缺的。
有出版界前辈评说几位装帧设计大师:他们不仅仅会设计封面、选择材料、精通印刷装订工艺,一般设计师所忽略的内文版心,似乎很不起眼,才是他们最讲究的。
是的,字体、字号、间距、行距、版式、版心;字排在什么样的纸上,字与字之间的大小、疏密、对照、呼应,包括它的空白,由此营造出来的那种空间感,形成了它独一无二的存在。你会觉得它是有生命的,若干年后,你不仅会记得那些文字说了些什么,还会记得那些文字是以什么形态展现在你面前及它带给你的观感和触感。
空间感,难道是一件很奢侈的东西,或者很无所谓的东西吗?
若干年前我远赴英伦洽谈一本杂志的中文版权合作事宜。谈判中,对方提出一个细节,他们杂志刊名的字体是有设计专利的,不能白用,我们每出一期杂志,要给设计师支付25英镑的使用费。当时有个声音在我内心呼喊:凭什么呀。
那次合作最终未遂,如今想起英国人的这一事儿妈细节,我却觉得,应该的。
世界上基本不存在被电子书挤垮的纸质书,只会有做得不好自取灭亡的书。比如内文内页的空间感,有多少做书人在意这种技术细节并认真对待呢?我们看到太多的书,其排版之随意丑恶,审美经验之差,基本低于一般人智商,完全不体谅读者的视觉感受。这样的书,没有电子书的逼迫挤兑,照样不招人待见。
说来说去,还是把自己的手艺活儿练好,让书具有书本身该有的美感,就可以了。
听说杜蕾斯倒闭了,一个哥们儿纳闷地说,不会吧?我一直在用啊。就有哲学家点评说,这是一个关于自信的故事。
宫崎骏老师说:我一点也不担心手绘动画的未来,因为,首先我就不会放弃它。
嗯哼,这也是一个关于自信的故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