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忠(本报特约评论员)
最近,“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评委会主席那英的“旭日阳刚不够级别”这句话,引起了网民的热议。两种意见在媒体上已经表达得很充分,没有必要再就这一话题说一些多余的话,而想通过这场余波未平的争论,给那主席泼一点冷水。
为何那英的这句话会引起轩然大波?道理很简单,因为针对的是春晚一夜走红的农民工歌手旭日阳刚。其实,自春晚成名之后,围绕旭日阳刚的话题已经成为媒体报道的一个热点,比如对他们身份的质疑以及与汪峰的版权之争。正是有了这些争议性的话题,所以,在“音乐风云榜”上那主席的这句话自然成为媒体聚焦的一个热点。
面对媒体的提问,评委会主席那英的回答,倒是很符合她的性格,直来直去,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据报道,其实“音乐风云榜”有争议的话题不止是旭日阳刚,还有反对刀郎的入围和取消花儿乐队的资格。花儿乐队由于涉及抄袭,取消的理由倒能让人接受,而强调评选以音乐性为第一参考,坚决反对刀郎入围的理由,就难以令人信服。
正是因为那英主席强调了十年影响力歌手评选音乐性是第一参考,引起最大争议的就是刀郎的入选资格。有的评委力挺刀郎创造了十年唱片销量的最高纪录,具有典型代表;有的评委则持反对意见,认为刀郎太缺乏音乐性而应作为考虑。因为刀郎的个案过于特殊,经过评委三番五次的讨论仍没有结果。那英在评委各自坚持立场的情况下,做出自己对刀郎问题的表态:“听刀郎的都是什么人?除了唱片销量能有资格参与这个评选外,他没有一点可以拿出来放在这个十年影响力歌手里的资格。我作为主席,坚决反对刀郎作为讨论对象。”
取消刀郎入围资格与旭日阳刚“不够级别”,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以音乐性为依据,一个层次不高,一个没有原创,在音乐性上都没有突出的贡献。但是,他们具有的人气效应,却又是那些上榜歌手所不具备的优势。而这样的人气优势又都与春晚有关。在2009年的春晚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的模仿秀就演唱了刀郎的歌,以假乱真,惟妙惟肖,博得了一片掌声,如果不熟悉刀郎的歌曲,就像赵本山那样把刀郎说成屎壳郎,也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不管是不是原创,兔年的春晚,旭日阳刚翻唱的一首《春天里》感动了全国观众,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由此,使我们联想到流行音乐尴尬的处境:演唱会萎缩,唱片销量不佳,流行歌手成了晚会歌手;现在又有多少流行歌曲能够广为流传?这是办了十年的“音乐风云榜”应该反思的问题。
根据“音乐风云榜”的评奖规则,每个奖项评选结果,观众投票占40%、评委会评选占25%、唱片销量占20%、每周上榜成绩占15%。观众投票、每周上榜和唱片销量加起来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比重,可见,流行歌曲的流行是最重要的指标。一首流行歌曲不流行,所谓的音乐性似乎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最后,我想对那主席提一个建议,针对旭日阳刚和刀郎的人气效应,是否可以增设一项最具人气歌手奖?如同影视评奖中的专家奖和观众奖一样,彰显奖项的各自特色,由观众投票的“人气奖”与专家评议的“音乐性”,各司其职,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