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娱乐信报:像旅行一样听鲍勃-迪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8日17:58  北京娱乐信报

  悠扬的口琴声回荡在夜空,沙哑的嗓音透出沧桑。尽管没有《Blowing in the wind》,尽管没有《Knocking on heaven's door》,但70岁的鲍勃·迪伦于6日晚在工人体育馆举办的演唱会,已然成为众多歌迷的朝圣之旅。

  鲍勃·迪伦北京演唱会被观众视为朝圣之旅,既然是旅行,就总有留下“到此一游”的愿望。于是,在工体馆内外,凡有海报、招贴、舞台、看台等景点标志的地方,都有不少观众举着相机留下难忘的瞬间——这是一场演唱会,更是终身难得的一次旅行,无法复制的一段回忆,这一切源于鲍勃·迪伦独一无二的名声和地位。

  若按常规演唱会的标准,鲍勃·迪伦的演出不算完美,首先音响系统在前半段有重大问题,所有乐器、人声混在一起,音色浑浊嘈杂,谈不上动听。另外,舞台设置极其简陋,在视觉上没什么欣赏性可言,有个常年跑音乐的记者说:“这是我见过的最简单的舞台。”在鲍勃·迪伦身上,这也许是一种特点、坚持和风格,但对演出效果来说,这绝不算为之加分的特点,我更希望有精美的视频画面背景,有更富想象力的灯光设计。要知道,在工体,除非是坐在紧邻舞台的场内区,否则全场下来不但看不到鲍勃·迪伦的五官,就是放一支模仿秀乐队在台上,你也分不出真假来。

  暂不提朝圣,就欣赏性而言,看鲍勃·迪伦的演出是不尽兴的。比如《Like a rolling stone》等经典歌曲,北京现场版本比不了多种唱片版本的配器效果,既不煽情也不让人激动。不过,这已经是当晚演出中的亮点了。同时,包括年轻的国外观众在内,绝大多数人对鲍勃·迪伦的歌曲实在是太不熟悉了,所以在一首歌曲的开始、结束部分肯定掌声雷鸣,但从没有任何一首歌能形成“跟唱”,更别提万人大合唱了,这不是缺少共鸣的表现吗?

  很多观众可能都等着听《Blowing in the wind》、《Knocking on heaven's door》呢,这是最有可能引发全场合唱的曲目,结果鲍勃·迪伦这个倔老头没打算满足北京观众的渴望。也许正像很多年里崔健、张楚都坚决不唱《一无所有》、《姐姐》一样,鲍勃·迪伦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对《Blowing in the wind》也有着同样的抵触和回避,他不是个喜欢一首歌吃一辈子的歌手。

  可以说,鲍勃·迪伦北京演唱会不是一场纯粹的表演,而是一场纯粹的朝圣。在这趟旅行中,形形色色的游客组成的画面格外有趣,应该算这场演唱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演出开始前两个小时,工体大门外有个流浪歌手弹着吉他、吹着口琴就开始了表演,吸引了很多媒体一通狂拍,这个歌手这样唱着:“我想看鲍勃·迪伦,但我没有票,谁能给我一张票……”

  在观众席上,坐在我身后的一对男女进场后一直很兴奋,男的说:“我们同事都不知道鲍勃·迪伦是谁。”女的马上说:“他们都是一群一点信仰和理想都没有的人。”不过演出始终,这对男女除了嗷嗷尖叫,也没唱出过一句那种“带着信仰的音乐”——不了解一个人的音乐就要被定义成心灵枯竭,遭到贬低吗?我想,鲍勃·迪伦肯定不希望自己的歌声带来这样的结果。

  最让我感动的是散场时路上的一个小女孩,看样子也就20岁左右,她唱着“那是什么感觉,那是什么感觉……”因为戴着耳机,声音极度跑调,但她仍自由自在地吟唱着,步履匆匆,目不旁视,享受着春风扑面和夜色撩人。平等的自由,简单的快乐,鲍勃·迪伦后继有人。

  王大鸣

   离传奇就这么近

  民谣教父、摇滚奠基人、诺氏文学奖提名,这一切光环的所有者,是当代最伟大的音乐人之一——鲍勃·迪伦。

  4月6日的演唱会,我是怀揣着崇敬去的,幸甚,捧着激动而回。

  从相拥而入的一大家印度歌迷,到一直在鼓动观众“站起来”的阿根廷粉丝,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同年龄、不同肤色,这个夜晚,却同样拜服于这个音乐传奇。

  我并不是鲍勃·迪伦的狂热粉丝,对他的了解和喜爱,是因着他对民谣和摇滚的不二贡献。他的歌我并未听过很多,这次演唱会,是奔着四首而来的——给现代摇滚乐注入思想,引为一个伟大乐队和伟大杂志名字的《Like a rolling stone》;被枪花、艾薇儿无数次翻唱,追索人心人性的《Knocking on heaven's door》;阿甘里的经典唱段,传唱作反战圣经的《blowing in the wind》;以及最想看70岁的鲍勃·迪伦,穷尽沧桑,如何演绎的《Forever young》。

  在现场,他的那些歌,我听着耳熟,想不起名字。但如溪、如泉、如瀑的旋律,极致简洁的大幕布景,昏黄灯光打出的人影,不用一句言语打断、只在全情唱歌的鲍勃·迪伦,让你只想沉迷在这个音乐世界,跟着拍手,跟着和唱。

  直到9点30分,灯光变暗,音乐静止,观众顿发疯狂呐喊。当舞台再次明亮时,鲍勃·迪伦带回了《Like a rolling stone》,气氛到达顶点,全场起立,或是对音乐致敬,或是感动。所谓苍天不负有心人,第二次返场也让我如愿以偿,Forever young!这是我听过的,有史以来的最好版本,唱得如此不滞于物、如此收之桑榆。

  可《Forever young》唱完时,观众的热情却不能再把迪伦召回台上了,体育馆里,只留下撤场的工作人员、回荡的疏散广播和这一群激情未退的歌迷。

  四首歌的心愿,只完成了一半,但我是满足的。毕竟,今生大约再无机会,和这个传奇如此靠近,和他的音乐,如此靠近。

  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