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追忆港乐似水年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8日07:29  金羊网-新快报

  林蔓Mandy,唱片策划人,电子杂志《港乐群音》创始成员之一。在唱片行业工作的她,见证过港乐的兴衰变迁,但仍然为一切关于港乐的东西着迷。

  Q:作为唱片策划,在你看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乐全盛时期的唱片,和现在的唱片相比较,会有怎样的异同?

  A:我本身是十几年的港乐迷,用一个普通乐迷的身份来讲唱片会更加合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歌手会比较注重音乐本身,首要条件是歌曲要好,歌手唱得要好。而当年我们获取音乐的方式只有买唱片一种途径,因此如果一张唱片销量好的话,对于歌手和唱片公司来说都是很大的鼓励,去做更好的东西。当时良好的业内环境使好的音乐班底和歌手不断涌现,吸引到很多人去经营音乐事业。现在就已经不同,做唱片赚不了钱,因此会陷入一个怪圈:出很多的单曲或者EP,热播几首派台歌,然后让歌手去开演唱会或进行大量商业活动,这样公司和歌手的回报率会更高。

  Q:过去有哪些音乐让你印象非常深刻?

  A:其实很多。那时候很喜欢彭玲和张国荣,直到现在还会一直听他们的歌。深宵坐的士,听着电台播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粤语歌真是十分有feel。见证过港乐的全盛,其实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个音乐梦,《港乐群音》也是无意中在豆瓣上认识了一班喜欢港乐的朋友,一起做出来的。

  Q:现在接触音乐的途径比以前多很多了吧?

  A:是啊,以前会留意电视上的点歌台,看看有没有点到自己喜欢的歌曲。要经常收听电台的音乐节目才知道哪些歌手又有新歌派台了,或是又得奖了。现在的途径多了太多,网络的出现,使普罗大众与歌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但是我还是会去买正版CD,会收藏一些音乐和电影的周边产品,一路以来的演唱会门票也会留着,始终觉得这些实物是港乐带给自己最好的回忆。

  Q:通常会在哪里搜罗自己的心头好?

  A:大部分时候都是在万能的淘宝,哈哈。因为自己追求港版和台版的CD,有时也会去香港买碟,但是多数时候网购是一种最省心的途径。广州也有一些卖港版碟的地方,你可以叫相熟的音像店老板帮你进货。但是自己就必须要懂得分辨唱片的真伪,首先是从外观上分辨,正版CD的包装手感会比一般的翻版好很多,而外盒上亦会有版号和唱片公司的详细资料,你可以先在官方网站上确认唱片的包装和内附物细节。另外,正版CD的底部,也会有独有的编号,只要细心留意,就可以看到。

  Q:现在仍然会疯狂地追星吗?

  A:我不会做一些疯狂事,但是因为仍然有很多自己很喜欢的歌手,因此还是会去追星。我自己的追星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买CD和去看演唱会。最疯狂的事情就是有一次和朋友去香港看陈奕迅的演唱会,看完后发现不够钱住旅馆,而回程车票是明天的,最后是两个人在麦当劳里面呆着,一夜无眠。多年来即使辛苦也一直坚持去香港看演唱会,因为在香港,同一个演唱会的演出场次比较多,不像内地这样多数是一场了事,因此他们的制作要比内地精良很多,不会一味放入观众喜爱的主流元素,能够更多地呈现出演唱会独有的主题,是了解音乐的良好途径。

  ▲周边产品

  演唱会及舞台剧的海报和纪念品,舞台剧通常不能拍照,只能有部分纪念品作为留念,演唱会海报和一些周边产品也只会在场内派发,所以特别有纪念价值。

  ▲DUO雨伞

  由陈奕迅粉丝设计,全球限量500把,陈奕迅本人也有一把,还把它show上了微博。现在这把伞已经成为粉丝之间的认亲物品了。

  ▲903拉阔音乐会门票

  电台制作的陈奕迅、杨千嬅和梁汉文的三人音乐会,当时在香港一票难求,要用几万点的信用卡积分来换,Mandy千辛万苦才让人代购成功。

  ▲专辑《makeit happen》

  香港新组合CAllstar 的首张专辑,里面有朋友小广填词的歌曲《白色信件》,是Mandy第一张有所有主唱以及填词人题字的唱片。

  ▲电影场刊

  香港的大型电影节及一些小众电影的放映活动场刊,每一次电影节的场刊设计都非常独特。

  ▲Kindle电子书

  方便携带的电子书,电子墨水屏幕比纸看起来还舒服,不知不觉已经用它在旅途中看了很多书。

  ▲纸模

  豆瓣电台的周边产品,是豆瓣和麦当劳合作推出的产物,由餐盘纸折成的纸模。

  ▲黑色单肩包

  平时上班把电脑、电子书、笔记本等各种东西放进去都不显肿胀,也适合短途外出。

(责编: 琉璃)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