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不喜欢《浅彩虹》的人,理由是曹方(微博)这些新歌没有大的改变和惊喜,或者说她变得不像以前了。这样的评价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有些人的音乐一辈子不变,就像Leonard Cohen,另一些人的音乐则在不停捕捉新的时尚,有如David Bowie。变化与否只是他们各自的特征,而不是他们伟大的原因。毕竟,同样这么干的也有更多我们永远记不住名字的失败者。所以说,单纯说音乐有没有变化是一个没有价值的命题。真正重要的是音乐创作是否仍旧忠于内心和真实的生活;音乐本身是否具有整体的美感。从这两方面来说,曹方这张新作《浅彩虹》都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八年前的曹方之所以算是华语乐坛的一个惊喜,那是因为当年内地几乎没有女歌手在做所谓“当代民谣/唱作人”这类风格的音乐。而时至今日遍地长满小清新,也还没有其他女唱作人比曹方更出色。不知道这算不算的上一个意料之中的惊喜。更何况音乐人不是魔术师,大家希望他们能好好做音乐,而不是玩惊喜。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没什么比这样平和优美的声音更重要。
《浅彩虹》从一个旅行的话题引入对于当前生活的个人化体验,主题并不新鲜,但却比之前的作品更加明确。不过要用五首歌呈现出一个整体概念确实有难度,于是这张EP选择一个新鲜而且简洁清爽的表现方式——用跳跃性片段化的私人叙事来表达同一个主题。在曹方标志性的唱腔和诚挚真切的词作之上,五首歌表达五种话题和情绪,同时又在唱片内页的歌词卡片上辅以五种颜色的设计。这一思路甚至与现代复调小说的结构也颇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文体和故事,可能交错的人物,变化的节奏,共同表现内在的母题。
同样,EP里的音乐也在一个主题下略微偏向于五种不同的倾向,“伤心旅客”走抒情路线,“浅彩虹”偏英式摇滚,“蜜糖果树”继续独立流行……几种风格都代表了“唱作人”这一风格可能演化的趋势,但又都平缓的变化中浅尝即止。而至于曹方下一步怎么走,《浅彩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它就像是两张专辑中的一个间奏。也许是为了配合清淡主题并且保持EP整体结构的美感,这张EP中最出色的同名曲“浅彩虹”也略显保守,但至少它让人联想起另一些极具个性色彩的独立女声如Emiliana Torrini或者Beth Orton等人。这也让人更加期待曹方下一张专辑的诞生。
除了音乐本身,这张EP在实体唱片的精致包装上也有着跟《浅彩虹》整体概念一致的设计。“60 seconds with icy”是一系列颇有想象力的影像作品,拍摄和后期处理也在突出一种简约的艺术化气质。在一个音乐文件可以被随意复制的年代,唯一不可复制的是个人的特质。早就没人单纯为了把一张塑料片塞进CD机而去买一张唱片。想必《浅彩虹》这79块卖的也不是CD本身,而是一整套包含艺人本身特质的设计作品。就像之前收Maria Taylor的布面包装或者Peace Orchestra的创可贴设计一样。都是一份值得收藏的创作。
文/贺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