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左小祖咒(微博)工作室的人可能很容易发现,那儿最多的唱片除了他自己的,就是电影原声,离碟机最近的也是原声唱片。左小祖咒就是这样个人,他身边很难见到乐器(他的理论是,乐器是凶器,容忍让人找到线索,搜集证据),但是唱片多。在别人练琴的时候,他在疯狂吸收音乐思想,这也是他为什么没有成为乐手或歌手而成了摇滚师的原因。他另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是,角色感很强,在做电影原声音乐的时候,从不强调摇滚元素。他很清楚电影音乐是为电影服务的,容不得摆谱这种事儿。这倒不是说摇滚乐不能做摇滚配乐,抛开摇滚电影不说,《现代启示录》就把大门的音乐用得恰到好处,《天生杀人狂》的配乐就是摇滚集锦,《扎布里斯基角》里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离魂异客》里尼尔·扬的配乐都够摇滚、够好使。但这些都导演的趣味,顾长卫却不能算是摇迷,他看上的,也许正是左小祖咒的音乐智慧。一个好的电影音乐家,首先要具备的是理解力,库布里克就很少用原创电影音乐,直接用经典,照样效果不俗,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左小祖咒必须知道顾长卫想要什么,知道影片需要什么,这一点,他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可以做得很好。《最爱》的配乐获了金鸡奖提名,这个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好歹这都是个荣誉,起码是个肯定。有趣的是,颁奖那天晚上,我正好在左小祖咒的工作室玩儿,没获奖的消息传来,他发了条微博:“如果金鸡奖发给我,金鸡就不是鸡了。”我想他还可以补充上,“它就变成鸡鸡了,”结果他没说。
先从电影说起,《最爱》是这几年最有温度的电影,虽然已经阉割得很惨,但仍然八面露峥嵘,无论是戏剧张力、立意高度,还是表演控制,都应该获得足够的掌声。最重要的是,顾长卫那种一以贯之的悲怀,这种情怀已经快绝种了。在当今这个趣味和概念至上的时代,一个人还在表达自己的情怀,他已经可以成为我最尊敬的中国导演了。不要误会,我对抒情、煽情、催情都没感觉,我想要的只是一点人味儿。中国电影的真正问题正在于她丧失了对人的兴趣、对人的爱。在得知左小祖咒接了这个电影配乐的活儿的时候,我是有几分担心的,怕他的调侃和反讽跟顾长卫的凝端严合不上拍。我甚至忘了他说过那句耐人寻味的“讽刺是爱”了,甚至忘了他身上的愤怒。只有会爱的人知道什么是愤怒。
看了《最爱》的曲目,大家会发现,里面最多的就是安魂曲。二骚的死、四伦的死、大嘴和粮房的死、得意的死,其实《最爱》这部电影整个就在讲一个艾滋病村庄的死亡故事,进而却是生命的艰辛和尊严。这几首安魂曲也可以成为中国乡村的安魂曲,次声波一样的低声部长时间地制造着压抑效果,高声部零星出现的时候就像死者那没死透的神经偶尔又抽搐了一下,他们都死得很辛苦,他们不甘。最令人遗憾的是,电影里并没有讲到齐全(娘娘庙的血头)的死,拍的时候肯定是有的,因为曲目里有《齐全之死》。我想,如果电影没有经过这么严重的删节,那么齐全会是一个大放异彩的人物,也许会成为中国电影中虚无主义者形象的标杆。这个可以从很多细节里看出来(组织卖血的是他,大家染病后卖棺材的是他,借儿子的冥婚拉关系搞陵园开发的也是他,一条龙服务到死后一百年,这就是他的生意),他是个毫无敬畏、毫无顾忌的农民典型,他的虚无主义程度超越了张炜《古船》里的赵多多,但赵多多是仆从式的虚无主义者,齐全却是娘娘庙的卡里古拉。《齐全之死》的曲子和另外几首安魂曲底色并无不同,但是多了一处转折,那就是第三分钟处出现的短暂平静,却加深了幻灭的意味。
整个配乐中最精彩的却是《大钱歌》,旋律和《大事》里的《钱歌》是一样的,但它和画面的共振却是最动人的。赵得意在火车前的那段配乐可以成为中国电影配乐里的经典,一个要死的男人在野合的高潮之后那种癫狂,绝望中偷来的极乐,都让他既想拥抱命运,又有资格诅咒一切。这时候音乐起来了,强劲的音乐节奏和火车轮子的特写、赵得意的疯狂、琴琴惊慌的呼喊,泪点低的人是肯定受不了的。
最后必须提起郭永章的《吹牛》,配乐里这一段电影里也没见到,却有另外一段。我已经多年不听河南坠子了,小时候,我总是蹲在我爸屁股后头听得出神,甚至还能唱几段,但当时也只是觉得好玩。现在听起来很不一样了。《吹牛》里面说的都是些胡扯的事儿,下雪下白面、柳树结棉袄,哪儿能啊?中国的农民也不会傻到觉得这事儿有可能,不,我傻逼了,那是他们对老天爷的调侃。“我本是老天爷他干爹,你看我体面不体面”,够朋克吧。谁说天道无亲,不对,老子傻逼了,老天爷有的是亲戚,光在中国,他都有十三亿干爹,像刍狗一样。到他来认亲那天,我希望自己还活着。
保卫黄岩岛!誓死捍卫领土主权!保卫王小山!保卫蒙牛!干儿子保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