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好声音》开头很神话结尾很神经

2013年01月13日07:19  信息时报
刘欢是最受欢迎的导师,他在节目上也表现出大情大性的一面,不过事后刘欢表示受不了编故事,有意退出第二季。  刘欢是最受欢迎的导师,他在节目上也表现出大情大性的一面,不过事后刘欢表示受不了编故事,有意退出第二季。
吴莫愁最近因为“惊悚广告”受关注。吴莫愁最近因为“惊悚广告”受关注。
平安拿到了蛇年春晚通行证。平安拿到了蛇年春晚通行证。
梁博忙着考研究生。梁博忙着考研究生。

  当快男快女等歌唱选秀节目风卷荧屏数年,观众的收看兴趣也渐趋疲软时,谁也没有想到节目性质与选秀无异的《中国好声音》(以下简称《好声音》)能风靡2012年的电视荧屏。这是一次“新瓶装旧酒”的胜利,在主打盲听、设置导师、配备转椅等包装下,《好声音》以一路完胜的姿态占领了荧屏综艺战役的制高点,只可惜,战虽然打胜了,但《好声音》制作方在“战后处理”方面却做得不到位,以致于落得了一个“神一样的开头,神经病一样的结尾”的评价。

  声音回到“原点”受捧

  打着“回归声音本质”旗号的《好声音》,宣称节目只选好声音,不以貌取人,不玩煽情。为选秀节目做减法的制作方式反而为节目加了分,纯粹的游戏规则、接地气的导师和凭实力的学员,让《好声音》就好像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宝箱,只要“声音”密码对上了,一打开就能让观众发现了无数惊喜:学员不经意说出的背后故事、导师为了某位学员的去留纠结、难过,甚至流泪……对比去学员家里拍煽情视频或者主持人“煽动”学员情绪的其他选秀节目,《好声音》就显得真情流露得多,即使之后还是有些选秀煽情情节被吐槽,也曾令《好声音》一度蒙上学员身份造假、编排痕迹过重的阴影,但这些不好的声音只会让已经火了的《好声音》音量更响,难怪收视节节上涨。

  好生意捧杀好口碑

  收官之夜创下5.234%的高收视,广告费创造了单条15秒的中国电视广告最高要价纪录……这些数字证明了,《好声音》在高收视和好口碑的双收之下,已经成为了“中国好生意”。播出方浙江卫视[微博]、制作方灿星团队、四位导师、众多学员都通过《好声音》平台打开了钱途……

  在媒体大肆的宣传和追捧下,“好声音”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品牌,而原本只想制作节目的灿星更趁胜追击,除了火速成立了经纪公司,签下46位学员外,还举行全国巡演。

  节目收官之后,学员们开始四处走穴,代言、唱影视歌曲、商演、巡演等捞钱活动都没有错过。但对于影响力还不能与当年李宇春[微博]、周笔畅[微博]等超女相比的好声音学员来说,频繁亮相只会令自身价值被过度消费,也没有时间去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除了李代沫[微博]、吴莫愁[微博]、徐海星[微博]等赶在去年末推出单曲外,其他学员依然在舞台上唱着别人的歌曲。这也是为什么《好声音》全国仅10场的巡演会遭遇冷清的尴尬场面,与其花这部分钱去看现场演出,还不如在家重播好声音节目来得过瘾。

  再者,灿星在明星的包装和宣传上也显现出弱势。不止一个记者抱怨,节目这么接地气,为什么出来的学员这么大牌?以天娱这么有经验的选秀公司都很难经营选秀前三甲选手,初来者灿星又如何卖得出这46名学员,他们是否能打破选秀歌手短暂星途的宿命?还有待观察。

  于是,让人艳羡的好生意,在后来慢慢地在给节目的好口碑减分。可以理解制作方想借着节目的余温和学员的热度再捞一把,但如果一亩地在取得好收成后,没有稍作休养生息便继续往上耕作,最后会演变成怎样?说到底,做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很重要!

  信息时报[微博]记者 蔡慕嘉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