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由黄绮珊说到审美疲劳(图)

2013年03月18日11:53  新闻晨报
黄绮珊的高音令不少人的耳朵“审美疲劳” 黄绮珊的高音令不少人的耳朵“审美疲劳”

  评/动感101主持人 罗毅

  自从知道了“审美疲劳”这个词,我们就变得很容易审美疲劳。不管是对一炮而红的歌还是对一夜走红的歌手,兴奋度总是不能维持很长时间,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谁也说不清楚。

  “审美疲劳”,本来是美术方面的专业词汇,说的是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度减弱,不再产生强烈的美感,甚至对审美对象产生厌烦,现在广义地形容对人或事物失去兴趣。我曾经看过一部以色列电影,故事讲的是一对结婚几年的夫妻在鸡毛蒜皮里拌嘴摩擦,走到婚姻濒临破裂的境地。这是一部参加影展的作品,本来没有中文片名,后来经高人指点,给了一个令人点头称是的名字:《审美疲劳》,真是加分不少。当然,今天我要说的并不是电影,而是黄绮珊。黄绮珊是最近搜索量大增的名字,因为参加了《我是歌手》而成为黑马,让大家见识了世外高人的高音和唱功,只看到一夜间各大网站媒体都在热烈讨论她的实力。这位出道很多年却一直走不顺歌路的老牌歌手,拥有曲折的人生,经历过坎坷的生活,就在近年淡出江湖修身养性之际却突然得到展现歌喉的机会。节目红了,我们没预料到,黄绮珊红了,更是让人难以预料。

  当然也有人说,黄绮珊这样的唱功,一报出名字,让歌坛大佬们也要颤三颤的,走到今天才红也实在是被大众忽略得够久了,所以是金子早晚要发光,该为黄绮珊好好鼓掌。更没想到的是,就在黄绮珊的商演叫价被传已经突破45万的时候,舆论的声音骤然转向,一边倒地开始批判她“唱功单一,处理肤浅,只会盲目彪高音炫技,越听越没意思”!看到这些话,不免会想起“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怎么就一下子把评价的角度杀到了相反的地方呢?查了查这些反对声音的说法,都在表示黄绮珊除了那首《等待》之外,其他几首参赛歌曲,她都是直愣愣地往高处喊,对于不同主题的歌的处理实在有点简单粗暴,甚至还有尖锐的声音怀疑她是不是有走音破音的失误。其实,遇到这样评价的人何止黄绮珊一个?整个华人世界几乎都认可的陈奕迅[微博]也曾遭遇这样的质疑:“吹神唱得是好,但他每首歌都同一种唱法,实在令人感到千歌一面,越发让人难以分辨歌曲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这件事,我倒觉得要辩证一点来看,每个歌手的唱腔也好唱功也罢,能在第一时间让听众获得共鸣,并迅速记住这个歌手的声音,就是很大的成功。这种特性也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成为双刃剑,以黄绮珊为例,觉得她好是因为这把大嗓子,后来觉得不灵也是因为大嗓子不见得能演绎好小歌。歌手没有辨识度,很难歌红人也红;但太有辨识度了,又容易被人认为不思进取没有突破。想来做歌手的人,进退总是两难——就像市场喜欢的总会和歌手自己喜欢的有冲突一样,胶着纠缠,难分难舍,爱恨情仇,不见结果。

  审美疲劳就审美疲劳吧,至少在我看来,黄绮珊能走红是那些有实力的歌手们的福音,过多的偶像包装难以承受岁月的磨练,能笑到最后或者最后能笑都是好结果。当然于黄绮珊而言,尽快拥有为自己声线量身定做的作品,才是正道。

(责编: 阿菲)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