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作曲家”时乐濛逝世 享年93岁(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8日15:37  新京报
“解放军作曲家”时乐濛逝世享年93岁(组图)

去年,时乐濛(左二)在文联的一次活动上与李双江合影,右二为时老夫人。图片由李双江提供

“解放军作曲家”时乐濛逝世享年93岁(组图)

年轻时的时乐濛在演唱自己的作品《歌唱二郎山》。 资料图片

  本报讯 笔端下曾流淌出《歌唱二郎山》、《长征》的作曲家时乐濛,前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作曲具浓郁民族特色

  1915年,时乐濛出生于河南伊川。自幼浸润于河南豫剧、越调、曲剧、平调、二夹弦、坠子等民间戏曲、曲艺中,民族特色成了时乐濛作曲时深深的烙印。在多年的创作中,时乐濛始终注重汲取民间音乐的丰富养分,将其深深植根于民族特色的沃土中。他巧妙地将民间传统音调加以选择、变化、丰富,使其焕发出新的魅力。他的成名作《三套黄牛一套马》,就是根据河南坠子“大起板”的音调素材发展而成。1950年的一曲《歌唱二郎山》,是从大别山区的信阳民间小调改编而来的。《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则吸收了四川民歌河川江号子的元素。

  不过,在其同事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杨家洵看来,时乐濛后期的创作更为大气,在民族特色外也加入了现代元素。

  受肖斯塔科维奇称赞

  提到时乐濛,人们会将其与《长征》相联系。在时乐濛的创作中,他都用串串音符,谱写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时乐濛早在1952年就曾被总政治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曲家”称号,也是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1959年,时老为建国10周年创作的大合唱《祖国万岁》,受到音乐大师肖斯塔科维奇的称赞。1963年到1964年初,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搬上了首都舞台,他的作品有7首被选用。

  时老自80多岁以来身体就不太好,其中有一次呼吸都停止了又被医生抢救了过来。

  - 生平

  时乐濛,中国作曲家。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1915年12月10日生 于河南伊川。1928年入开封师范学校艺术科学习音乐,1935年在郑州任小学和中学音乐教师。1938年到延安,翌年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 1940年留校从事音乐教学、创作和指挥工作。1944年后在部队从事文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艺术指导、总政治部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等职。1979年、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副主席。

  【作品】

  组歌《千里跃进大别山》,大合唱《祖国万岁》《长征》《雷锋》《缚住苍龙》,合唱曲《红军想念毛泽东》《不朽的战士黄继光》《怀念周总理》,歌剧《两个女红军》《南湖颂》,歌曲《三套黄牛一套马》《歌唱二郎山》《社会主义放光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