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民晚报:“新听法”流行 老唱片衰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15:02  新民晚报

  歌手出唱片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近来却陆续开始有歌手宣布不出实体唱片,改走网络下载或是其他途径推广歌曲。随着传统唱片销量的日渐下滑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音乐推广方面力量的逐步显现,唱片业是逐渐沦落还是另辟蹊径?

  唱片成附属 搭卖品

  昨天新加坡歌手潘嘉丽(听歌)来到上海宣传新专辑,但令人好奇的是,其所在唱片公司大熊星宣布,潘的实体CD将不在内地公开发行,也就是说,歌迷将无法在唱片店里买到她的新唱片《在世界中心》。曾成功打造了李玟(听歌)萧亚轩(听歌,blog)等歌手的大熊星老板姚谦表示,他会考虑与内地的手机业合作,推广潘的歌曲。同时,唱片公司还与潘嘉丽所代言的品牌合作,生产限量版唱片跟随商品发售,使得唱片变成了商品的搭卖品。

  选择不出实体CD,潘嘉丽并非第一人。此前,莫文蔚(听歌)就宣布,眼下这张专辑将是她最后一张CD形式的作品。英国摇滚乐坛最有影响力乐队之一的“收音头”(Radiohead(听歌))则更是身体力行,日前发行的新专辑《彩虹(听歌)之中》(In Rain(听歌)bows)只能通过乐队官网下载。而很多歌手的单曲也都采取了在线发行。

  卖唱片不赚钱 很无奈

  对于不在内地发行实体CD,大熊星坦承唱片市场不景气、唱片销量日渐减少是很大的原因,“不是怕卖得不好,是真的卖得不好。”据透露,现在内地歌手专辑销量能达到20万张已经是极好的成绩,以前很多一线歌手都有的过百万销量现在已不可能。二三线的歌手大约在5—8万张,少的只有2万张左右,至于一些新人,因为没有宣传渠道,别人就很难知道,有的可能连几千张都卖不到。“一些新人发行了唱片,都没有发行公司愿意接,因为发货出去又退回来损耗很大。”卖唱片赚不到钱,现在唱片公司已经开始注重商业演出和广告合约方面的经营。有关报告显示,2006年内地发片总量不超过110种,相比2005年的210多种少了一半。

  盈利增长点 新媒体

  在传统唱片市场消退的同时,新媒体的盈利却在飞速增长。太合麦田(blog)(blog)是内地最早尝试通过新媒体销售音乐作品的唱片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太麦老总宋柯就收购了200多首老歌在手机、网络等新技术平台上的版权,其中包括刀郎(听歌)的全部歌曲下载权。宋柯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CD作为音乐主流消费方式一定会被取代,这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三年前说的时候业内曾经一片哗然,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宋柯透露,今年太麦在音乐产品的销售方面,手机、网络等收益占七成,而传统唱片方面的收益仅三成。

  音乐新渠道 潜力大

  宋柯认为,新媒体在音乐领域能够起到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地发挥出来。网络下载整曲欣赏,手机方面的彩铃、铃音都称不上是完整的音乐,但现在通过手机下载整曲欣赏的技术已成熟,太麦正准备推广手机整体下载,也就是说,将来歌迷只要将音乐下载到手机中,戴上耳机就可以听了。这项合作大约会在明年推出,届时太麦旗下所有歌手的作品都可通过手机下载。他认为手机有可能替代mp3,而家庭娱乐也可通过宽带下载。

  市场调整期 是必然

  唱片界人士大部分人也并不认为传统唱片会完全消亡。唱片业资深人士李冬告诉记者,现在就讲不发行实体唱片为时过早,唱片市场会出现大的调整是必然,但这种载体在短期内完全消亡是不可能的,网络传播还是很难替代唱片。他认为,以后的唱片发行可能会更集中在一些商业价值比较高的歌手。一些功能性的唱片如胎教音乐、汽车音乐及发烧碟都还会发行。 本报记者 夏琦 评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