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成都日报:原生态音乐路在何方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11:42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本届青歌赛让原生态音乐一夜之间成为耀眼的明星,但更多的人在追问,原生态音乐未来的路该怎样走?它们将以何种形式让更多的人认同、喜爱、接受?市场化会不会破坏原生态音乐的生命力?

  观点:积极保护与传承

  “目前传统文化消逝的速度很快,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有传统文化在消失,原生态音乐也在其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教授如是说。

  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音乐总编室主任汪静泉多年来致力于民族音乐文化的推广,他正是羌族多声部、阿尔麦藏族多声部的幕后推手。“原生态音乐是上天留给我们的瑰宝,如果不去发现、借鉴、吸收营养,随着社会的变迁,它将被同化直至消亡。与其让它自然消失,我们何不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传承、推广呢?”

  市场:打造领军人物

  “把一个民族代表

性文化的代表性音乐形态进行品牌化包装、推介,打造该品牌的形象歌手,使品牌的社会形象趋同于大众审美,又独具人文魅力,这是原生态音乐进入市场的第一步。”汪静泉坦言,两个羌族兄弟在赛场的演出比平时在山野间放羊时更精美,这就是适度包装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庞大的注意力经济必然催生他们的市场价值,就会对当地乃至更广阔的原生态音乐产生一个巨大的凝聚力,这将是原生态音乐市场运作最好的一个循环。新一代“陕北歌王”王向荣“一嗓子一千元”的身价,充分表明了原生态音乐在当今社会的经济价值。

  有专家呼吁“市场化是对原生态民歌的一种破坏”,但本届青歌赛原生态唱法评委樊祖荫认为,来自乡野的原生态歌手在舞台上的音乐肯定会有所变化,然而这种变化没有损伤原生态音乐的根本,他们演唱的还是原生态音乐。

  开发:以旅游业带动保护

  大凡侗族大歌、羌族酒歌等原生态音乐表现的场景,都与民俗活动息息相关,是开发人文旅游的天然资源。汪静泉告诉记者:“阿尔麦生活的黑水高山村寨,古碉楼遍立,千年青冈林环绕,充满神秘气息。如果当地靠这些美景吸引观光客进入,村寨的文化、古老历史就能因此传承下去,这也让原生态音乐保护和产业化相得益彰。”

  专家还认为,原生态音乐其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活体标本的价值,在当今文化趋同的大环境下,展示一个部族原始的音乐风情,其奇异的视觉、听觉与流行文化的审美产生巨大差异,本身就具有市场化的潜质,同时,也让原生态歌者被赋予了文化交流的使命,在国外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陈蕙茹/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0,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