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评论:乐坛频发“抄袭疯” 分析问题的三大症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17:25  新闻午报

  日前,网友“龙抄手”在其博客上公布了华语歌坛众多著名歌星的数百首涉嫌抄袭的歌曲,并且表示会将“打抄博客”持久办下去。他公布的“涉抄”案例之多,引起了包括国内版权保护部门、国内音乐人以及法律界人士的关注。

  昨天,记者分别采访了有关人士,他们指出乐坛抄袭成风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信息差、二是鉴定难、三是维权烦。他们认为,只有从三个方面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遏制抄袭风。

  难题一

  信息差

  对于乐坛为何抄袭的现象这么多,记者采访了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代理负责人张洪波主任。他强调,不少抄袭者都是钻了一个“信息闭塞”的空子。“华语歌手抄袭的往往是外国歌曲,尽管‘音乐无国界’,但国外乐坛对中国流行音乐的了解毕竟不多,这使得外国歌曲的著作权人被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侵权了。即便他们知道自己被侵权,但处理起来非常麻烦,可能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同时,普通国内听众对国外乐坛的信息也不是很了解,“抄袭者往往会留心国外一些比较冷门的歌曲,这种歌曲在国内很少有听众,所以他们就放心大胆地抄了。”

  对策

  专业“打抄”平台

  “信息闭塞”的根本解决办法就是加大信息的流通。“龙抄手”的专业“打抄博客”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一个听众的信息量有限,但无数个听众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就是“海量”。“打抄博客”将海量信息集中起来,自然增加了抄袭者被揭发的可能。另外,“打抄博客”在揭发抄袭者的行径时,又介绍了外国歌曲,帮助歌迷拓宽“耳界”,一举两得。

  难题二

  鉴定难

  上海城大律师事务所的吕军律师从法律角度指出,判定一首歌曲尤其是作曲部分,究竟是抄袭还是借鉴,是一个较为专业和细致的鉴定过程,鉴定起来有一定难度。“大部分歌曲的抄袭都并非完全照抄,多少会有些改动。虽然有知识产权鉴定所,但它并没有专门针对文艺方面的鉴定,因此这方面的鉴定很多都是由民间来完成的。比如,请音乐学院的专业教授来辨别两首歌曲究竟是抄袭还是借鉴。”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目前,涉及侵犯音乐著作权官司的案子,著作权人要么是当庭将抄袭部分播放给法官听,要么就是自行寻找专业人士来判断。今年六月,《敖包相会》的曲作者通福的女儿色日玛状告流行歌曲《月亮之上》涉嫌抄袭,色日玛就在法庭上当庭用笔记本电脑播放了两首歌曲,而《月亮之上》的代理人则请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就《月亮之上》是否侵权进行了鉴定。

  对策

  专业鉴定中心

  歌曲是否抄袭的关键便是举证,法律专家建议成立一个专业的音乐作品鉴定中心,把音乐方面专家、法律专家集合在一起,为有关人士提供专业的鉴定服务。

  难题三

  

维权

  鉴定难,则引申出了“维权烦”的问题。张洪波表示,按照目前的法律,如果要判断一首歌是否抄袭,就需要音乐行业的专家和法律方面的专家一起将歌曲进行对比,这样牵涉到的人比较多,成本比较高,比较麻烦。或许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不少唱片公司对维权持消极态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唱片公司负责人甚至表示:“我们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我们是唱片公司,主要就负责做好唱片,维权应该是由国家版权管理部门来处理吧。”

  但张洪波表示,这类维权属于民事范围。个人可以向版权管理部门举报,但是只有在侵权行为严重影响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政府部门才能插手,但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权利人自己不提出,主管部门并不能“越俎代庖”。

  对策

  专业维权机构

  曾几何时,消费者遇到假冒伪劣产品也很烦恼,起诉麻烦,自行解决又难。但消费者保护协会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人们买到假货,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12315”。那么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人遇到了“假货”,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315电话”呢!  □本报记者|茅中元|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