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李宇春:以歌手姿态面对偶像身份(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18:40 都市快报
李宇春 两年前,李宇春(听歌,blog)获得电视观众投出的300多万票,当选2005年电视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全国总冠军,也就此刷新了“大众偶像”的定义,证明电视的影响力前所未有的强大。 两年后,刚刚推出第二张专辑《我的》的李宇春,要在12月8日的杭州黄龙体育馆,为2007年“我的”全国巡回演唱会画上句号。 昨天,一个月内第二次来杭州的李宇春,一身黑衣出现在西湖金座大酒店的一个房间中。饱饱睡了一觉的她,外表和谈吐依然和两年前一样,干干净净。日程安排也是照旧紧张,一轮接一轮的采访,紧接着是彩排、演出,连原本为她安排去西湖边晒晒太阳喝喝茶的计划也只能取消。 出道三年来,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歌手的李宇春,对此毫无怨言,而且也自认为已经做到了从偶像到歌手的转变:“我觉得我做到了,因为我一切的工作都以音乐为中心。” 对于商人 李宇春还是有号召力的 零作品、零起点,李宇春这个名字能在中国家喻户晓,甚至连国外有影响的新闻媒体也都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应该说全赖电视之功。有意思的是,这两年中,人们很少可以在电视中看到这位由电视制造出来的“偶像”的音乐录影带(MV),而惊人的唱片销量(《皇后与梦想》据称卖了60万张)也没有为她带来一首热门金曲。 惟一可见的,是她的演唱会所到之处,场场满座。截至昨晚,距离杭州开唱还有三天,设置约6000观众席的体育馆,出票率约为80%。抛开赠票等不计,估计约有4000人已为她的杭州演唱会买单。在杭州这个演出市场相对冷淡的城市,这已是相当不俗的表现。 杭州演唱会主办方玛雅村传媒的负责人之一秋秋昨天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出票情况虽然没有预期的好(相比之前几站),但他们还是比较满意的,“在杭州,这已经算相当成功的演唱会了。李宇春还是有号召力的,我们对最后一天的票房还有很大期待和信心。这次演唱会,我们的合作伙伴解百也比较满意,活动反响很热烈,他们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 对于演出商、商家,乃至唱片公司来说,毫无疑问,李宇春还是十足真金的“大众偶像”——假如说音乐认同度是衡量“歌手”含金量的标准,歌迷的消费力即是衡量“偶像”含金量的标准。 但这其实也是把双刃剑:既然无论怎样都有人买单,对商人来说,做好做坏是否还有差别? 重庆演唱会上,耳麦失声。“我没有慌,但是很生气。我相信,作为一个职业歌手,遇到那种情况都会生气的。我气音响师,气团队的工作人员,觉得歌迷是无辜的。所以我在台上向他们道歉。”这也就难怪对于杭州演唱会,李宇春要事事过问了。 至于12月8日杭州演唱会上她将要演唱的那首有杭州味道的歌,主办方一直不肯透露更多内容。她昨天倒是大方谈道:“那首歌会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吧,有点凄美。杭州有白蛇传的故事,所以在这里唱这首歌,会觉得比较适合杭州。” 关于歌迷 希望被更广泛的人群接受 即便李宇春本人再三强调自己的歌手身份,她的歌迷把她仅仅当成一个歌手吗? 记者了解到,在博库书城音像销售部,经常会有一些“玉米”来提一些把李宇春的专辑摆到更显眼的位置之类的要求,该部门工作人员说:“其实宣传海报什么的我们自己就会张贴,他们提的建议,合理的话我们也会采纳,但他们还是会热心为偶像做宣传,好像觉得那是他们当年选出来的,就得为她负责,有的‘玉米’甚至一下子要买好几张专辑。不仅‘玉米’,超女的粉丝都有这个特点。比如尚雯婕(听歌,blog)的歌迷,会自己做一些扇子,赠送给买尚雯婕专辑的人。” 而在百度李宇春吧,除了夸奖李宇春的帖子,几乎看不到其他声音。比如某个给李宇春新专辑《我的》里每首歌打分的帖子,就因不是100%赞美而引发部分“玉米”的不满,言辞激烈,最后吧主只能把这个帖子删掉。记者采访的一些“玉米”明确表示,因为李宇春偶尔会潜水来吧里,怕她看到不高兴。其实,李宇春没那么脆弱,昨天她就很无奈地说:“我其实想看到一些批评和客观的评价的。”而问她想不想被更广泛的人群接受时,李宇春想了想说:“当然。” 铁杆粉丝是李宇春的双刃剑这句话,似乎不仅在唱片销售上有体现,对李宇春的形象也有所影响。前段时间发布的一份中国明星公众形象排行榜中,李宇春的排名大倒退,公众形象竟然排在杨二车娜姆(blog)、芙蓉姐姐(blog)之后。有人发表评论说,这可能跟部分“玉米”的霸道行为有关。而这个结果也证明一位当初曾积极为李宇春投票的女士的说法具有相对普遍性:她依然会去买李宇春的专辑,自己听听,但她坚决不承认自己是“玉米”。 在百度李宇春吧特刊群今年制作的《李宇春音乐特刊》中,一位网名叫做“南拳北腿”的歌迷就写了一篇《把大众的还给大众》的文章来表达希望李宇春不仅仅被“玉米”消费的意思。昨天,李宇春承认看到过这份特刊,而且对这篇文章的看法颇认同。 当最后让李宇春自己来回答“她的歌迷是否把她仅仅当作歌手”这个问题时,她沉思了一会,说:“我不知道。” 问她觉不觉得只有“玉米”在消费她的专辑时,她又沉思了。 “其实,对‘玉米’和‘非玉米’的称呼,我不太认同。我不觉得‘玉米’有什么特殊身份,他们也来自普通老百姓啊。”她停了一下,目光望向远处不知哪里,语气坚定地说,“我相信,把音乐做好,真正爱音乐的人会喜欢的。” (记者 黄莺 王岳杭/文 糜利萍/摄影)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