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晚报:余秋雨不必“退出”青歌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15:00  大连晚报

  在制造了几次经典口误后,青歌赛评委余秋雨(blog)惹来的骂声像极了泼来的污水,有再健康的心态也承受不了这般打击,于是,教授这些天的情绪有点不正常了,在近几次的比赛中,教授像在有意躲避“炮轰”或“质疑”的大棒,很多时候,他对一些选手的回答不做任何点评,不用想了,这肯定是闹情绪。但如果余教授真的在以后的比赛上如此闹情绪,青歌赛的观众估计会跑一大半。

  有一种观点认为,之所以青歌赛受到如此关注,更多的原因是选手的搞笑回答和评委的点评制造了许多快乐的因子,缺少了包括口误在内的精彩点评,那些不好听的歌曲是不会让观众感兴趣的。我要说的是,为何这般苛求余教授呢,教授是人不是神,出错总是难免的,或者说,像是一种点缀,余教授的点评偶尔出几次错,使青歌赛变得更有趣了,把比赛看成一个游戏多好呀,这样大家都会丢掉压力而轻松起来。

  也许是内心愤怒的爆发,在一次比赛中,余秋雨终于发火了,到比赛尾声时,他更是因一些选手无法对答案作出进一步解释表示愤怒,并声称,如果选手是在赛前参加培训或只是死记硬背答案,并不了解题目当中的知识,综合素质问答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这种现象再放任下去,我就失去了每天坐在这里给大家点评的意义,那我就要退出青歌赛,我也会建议组委会取消综合素质问答这个内容。”许多观众被余教授的发火吓了一跳:余教授可开始拿离开青歌赛威胁了,“老九不能走啊!”那个时刻,我开始同情教授了,面对几亿观众要完整准确地点评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科学等等摸不到边际的问题,余教授其实也和选手一样接受考核,这个压力有多大,不坐在央视的大演播厅里是不可能体验到的。

  其实,在直播之前,余教授做的功课不比选手少,估计他手头上也会拿一本知识大全之类的图书临阵磨枪,现学现卖也不是没可能。长度被拉长到40天的比赛,选手们可能只在台上接受几分钟的考核,而余秋雨却要在40天的时间里与紧张和兴奋较量,每天的现场点评,又何尝不是他的赛场?

  当了几年的青歌赛评委,余秋雨就被骂了几年。在点评内容上,余秋雨古今中外、旁征博引,难免出现搭错弦的状况。对于余秋雨的滔滔不绝,喜欢的人会觉得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华横溢,不喜欢的人会觉得他爱唠叨,有卖弄的嫌疑,而在他一旦出点纰漏,更是被千夫所指了。其实谁心里都明明白白,余秋雨的点评,已成了青歌赛最大亮点——尽管青歌赛看比赛的本质退到次要位置而余秋雨的口误或选手的无知成为收视的最大原因的现实,但这是没办法的事,这个现实也无法改变:每逢到了余秋雨点评环节,主持人就屏神静气站在一旁,选手提心吊胆等待宣判一般,观众席更是鸦雀无声,整个直播现场在那一刻成了余秋雨一个人的舞台。

  主妇都知道,有虫眼的青菜才是好青菜。好青菜的标准无非是新鲜可口,有一两个虫眼应该是无伤大雅的,且可视为未受农药侵害的佐证。一个有血有肉的文化人,自然也是有缺点的,但只要他正直坦荡,又何必非得白璧无瑕。从这个意义上说,余秋雨用不着上火,更不可有退出青歌赛的打算,因为有这么一个愿意真实而直接地与大众分享他的感受和思想的人至少他是和我们一同观看青歌赛的益友。 文/谷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