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视年中成绩单:湖南一家独大局面改写

2016年07月07日 12:07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近日各家卫视都对半年收视表现总结,浙江、湖南、东方卫视都亮出了名列第一的成绩单,往年湖南卫视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改写了。

  来源:公众号看电视 微信号:TVwatching

  文| 江来

  又到了年中盘点的时候,近日各家卫视都对自己的半年收视表现进行总结,浙江、湖南、东方卫视都亮出了名列第一的成绩单,看上去,往年湖南卫视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改写了。

  上半年收视解读:浙江、湖南、东方组卫视“新三国”,52城浙江首夺冠

  1、52城:浙江卫视[微博]首次逆袭湖南夺冠,晚间时段湖南仍居首位

  和去年芒果包揽所有收视测量仪的冠军不同,今年不同测量仪的不同维度排名都不尽相同。被各大卫视及广告商使用最广的CSM52城,由浙江卫视首次逆袭湖南卫视摘冠,全天平均收视率领先湖南卫视近0.02%。

  但浙江卫视成为52城的新科状元,要归功于白天时段的碾压级表现。可以说,这一以往被湖南卫视垄断遥控器的时段,被浙江卫视全面攻占,领先第二位超过0.1%。

  青少年和老年群体是贡献白天收视的主力,这也说明浙江卫视通过爆款综艺的无限次重播,成功抢夺了湖南卫视在年轻群体中的部分份额,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湖南卫视年轻观众第一平台的地位。在“得年轻观众者得天下”的生态下,浙江卫视的内容策划和编排策略,对于其塑造品牌卓有成效。

  而开机率最高、卫视竞争中最受重视的晚间时段,湖南卫视继续稳居首位,东方卫视则位列次席,浙江卫视排位第三。这一位次,是综合卫视黄金剧场、周间次黄金档节目及周末大型季播节目的收视表现而得出的。

  毫无疑问,湖南卫视在电视剧和综艺两方面的战略布局最为均衡,虽剧场平台优势正在减弱,综艺节目收视反响不如风头正劲的浙江,但综合下来芒果的领先地位仍难以撼动。

  浙江和东方则均在个别项目和时段上有短腿,浙江卫视的剧场是硬伤,东方则略显不够稳定,没有“剧王”带动的二季度风光略为暗淡,周五晚间等时段竞争力也显薄弱。

   2、35城:东方表现抢眼夺晚间第一,浙江、湖南、东方新三国鼎立

  与52城差异较小的35城方面,浙江卫视同样摘得全天收视桂冠,二三名则排位调换,东方第二、湖南第三。在中心城市影响力更强的东方卫视,还斩获了35城黄金时段的收视冠军。

  一线阵营中,上半年表现最为抢眼的莫过于东方卫视,去年同期仅位列第五的东方卫视,今年已稳居前三,52城、35城测量仪都和浙江、湖南一起成为仅有的三家收视突破0.3%的卫视,形成新三足鼎立的卫视格局。

  第一季度,东方更是破天荒成为52城、35城全天的双料新科冠军。东方卫视也是一线卫视中同比收视增幅最高的一个,52城较去年同期大涨了58%。

   3、全国网芒果继续领跑,但收视率和领先优势呈下滑趋势

  全国网则继续由湖南卫视以绝对优势领跑,且蝉联所有央卫视频道的收视霸主。但和城市网一样(CSM52城,芒果成前六大卫视中唯一收视下跌的,且跌幅达到24%),相比去年同期,数值上有不小幅度的滑落。

  去年上半年,湖南卫视首次超越央视在全国网夺冠,全天收视高达0.67%,晚间收视1.36%,今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0.52%和1.03%。 也就是说,湖南卫视双网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下滑态势。(不过,也有去年上半年开挂的因素。)

  综上,无论从哪个测量仪考量,湖南、浙江、东方卫视都是领跑卫视阵营的绝对三强,只是在不同数据统计中的排位不同而已。

  而接下来的四至十名也有一定的变化。江苏、北京、安徽、山东、深圳依次名列四至七位,苏、京、徽紧随前三强身后,上半年表现也较为稳定。而安徽和深圳是收视率和排名上进步较为突出的。

  至此,2016年上半年过后,卫视三强鼎立、六国混战的格局基本清晰。

   湖南卫视:综艺推新差点运气,Q3仅两档季播综艺芒果其实另有高招?

  与浙江卫视在综艺项目和整体平台表现上的顺风顺水相比,上半年湖南卫视遭遇的是媒体和业界口中“最大的挑战”。第一季度,芒果台前所未有地跌至52城卫视第三,王牌节目哑火、剧场优势失灵、新节目因政策等原因失约,让行业内充斥着对芒果台“大势已去”的唱衰声。

  第二季度以来,湖南卫视的综艺和电视剧都有所回温,延续芒果创新气质的《我想和你唱》在周六的厮杀中突出重围,成为周六档的一大亮点,《亲爱的翻译官》《小丈夫》等电视剧也助力金鹰独播剧场重振雄风。六月份湖南卫视终于拿到了今年首个52城月冠军,这个曾经几乎被芒果台月月包揽、无足挂齿的成绩,在今年竟然来得如此难得。

  但接下来的暑期档,是芒果台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三部热剧同播的盛况即将上演,去年表现不俗的《偶像来了》第二季以及芒果擅长的出新人的综艺项目《夏日甜心》也将接档。可以预见,芒果台后续的日子势必会比略显颓势的第一季度好过得多,但这并非意味着危机不再,在稍一放松都可能错失机遇的卫视竞争语境下,芒果台今年的压力格外得大。

  毫无疑问,芒果台在产业链布局、生态建设、创新意识、内容生产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其他卫视难以匹敌的优势,但今年来芒果台在城市网收视方面遭遇的危机,也的确暴露出了部分问题。在其他卫视集体发力大型真人秀并都有所收获之时,湖南卫视以往在综艺领域的超强号召力和品牌优势不再那么明显。

  今年,湖南卫视似乎也差了一点运气:《我是歌手》陷入季播节目的瓶颈,《爸爸去哪儿》及原计划播出的《妈妈是超人》被迫下档或更换平台,新节目方面《旋风孝子》《我想和你唱》尚算口碑收视双收,但原本野心勃勃进军周日档效果不佳,《透鲜滴星期天》在形态、题材、制作上都不占优,加上其他卫视周日档集体爆发竞争惨烈。失去周五阵地后,周日的失地也未能收复。

  看得出,今年,湖南卫视对于上档综艺项目的态度愈发小心翼翼,对比去年年末招商会时展示的季播节目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目前来看最终实现播出的并不占多数。

  三季度编排中,除“快本”“天天”两大常态节目外,湖南卫视仅有《我们来了》《夏日甜心》两档季播节目,在所有一线卫视中数量最少。周日到周四10点档全为周播剧场,今年刚刚恢复一季的周日综艺档并没有安排新的节目。

  选择大热IP剧《诛仙》《幻城》而非新综艺节目填补时段,的确是相对保险的做法。但业界和广大观众,对于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仍抱有很高的期待值,都期待芒果台能再度发力产出下一个爆款。

  浙江卫视:爆款领衔的综艺大片矩阵,成就新“综艺平台”

  去年,目标为“坐二忘一”的浙江卫视,成功打入卫视前二,持续发力后的蓝台拿下今年上半年城市网新科状元,也属意料之内。近些年,浙江卫视凭借《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现象级节目及大量年轻化、大众化的大型季播节目,逐步建立起年轻观众群心中“综艺平台”的品牌形象。

  今年,浙江卫视继续在季播节目的质和量上深耕,加之递增的平台优势,精品命中率越来越高。去年,浙江卫视已经在三个季度以大优势领跑周五,今年又通过两档综艺大片的叠播,实现了对第一季度周五档霸主疆土的扩张。

  逐渐摸索到综艺节目制作规律和年轻观众的喜好后,浙江卫视的综艺之路越来越顺。周六、周日也基本完成叠播布局,整个周末季播综艺编排在卫视中算是最为完备的,而周六日大型季播节目的制作水准和在综艺观众群中的口碑,也正在追赶已成为标杆的周五。

  浙江卫视的季播项目基本形成了大片范、娱乐化、年轻态、国民接受度高的定位。类型上覆盖户外明星真人秀、偶像养成真人秀、棚内音乐游戏节目等;生产机制上以制播分离为主,广开门路,全面拥抱社会化制作公司及视频网站;幕后团队及明星阵容相对豪华,投入成本在卫视综艺节目中都属中上。今年周末三天的几乎所有季播节目,投入和冠名都在1亿以上,这也是其他卫视尤其是二三线卫视望尘莫及的。

  再加上对年轻观众审美口味的精准把握,浙江卫视在综艺项目选择上把控越来越精准,目不暇接的季播节目培养了一波又一波新一代“第一综艺平台”的忠实用户。可以说,浙江卫视是制播分离潮流的领军者和受益者,如今也成了“年轻至上”传播理念的引领者。

  多年来先后在多档现象级节目上尝到甜头的浙江卫视,平台战略向季播节目的倾斜趋势明显。通过对一系列爆款季播节目的重播和衍生开发,浙江卫视充分利用其品牌价值,实现由周末晚间到周末白天再到周间的攻城略地。

  相应地,依赖周末综艺重播的周间晚间档,以及剧场,是浙江卫视相对的弱项。今年,虽然浙江卫视宣布加大对剧场的投入,但和其他几大一线卫视比,浙江卫视的电视剧仍是拖后腿的存在。上半年,仅有《煮妇神探》《好先生》等几部剧表现尚佳,但对平台收视的贡献度相对综艺节目而言明显不够。另外,其他卫视均有布局的周播剧场(尤其是暑期档),因各种原因在浙江平台上仍未有体现。

  接下来,浙江卫视的重磅项目连连,城市网的收视表现可期。而十年来悬念最大的一个年度收视冠军,究竟能否被浙江一鼓作气拿到,彻底开启卫视新竞争格局,下半年值得观望。

  东方卫视:三大类型行业领先,进入三强后却不主动谋求排名前行

  东方卫视上半年表现出的亮眼,不光是在收视和广告收益上的高歌猛进,在普通观众的眼中,曾经那个看起来有些高冷的海派卫视,终于接地气了,影响力真正扎根到了每一个普通家庭。

  东方卫视进入一线阵营的确算是今年电视圈最受瞩目的现象之一,“看电视”也曾在第一季度收视盘点中对东方卫视的突围进行分析。(见“阅读原文”)二季度,虽然不如年初那般强势,但在有条不紊的运营下,东方卫视在周间、周日晚间等时段的表现仍然很惹眼。以脱口秀、真人秀、周播剧场为切口,东方卫视在周间晚间已经位居绝对领先地位。

  而在《金星[微博]秀》《笑傲江湖》《花样姐姐》等王牌节目的启发下,东方卫视在脱口秀、喜剧节目、明星旅行真人秀类型的制作上也已游刃有余,推出的姊妹篇水准和反响都属上乘。

  类型节目的经验复制,使得东方卫视的综艺节目生产进入了良性循环。剧情综艺、喜剧节目、脱口秀方面,东方卫视已经毫无争议地处于行业领军者位置。而这些爆款节目的成功,也在推动着东方卫视向其他类型的开拓。

  另外,频道的差异化编排和类似“田忌赛马”的战术,是东方卫视的一大特色。东方卫视在周间、周日优势的建立,就是基于和其他平台的差异化战略实施,在各家均未占领周日要地时,东方卫视凭借《极限挑战》及喜剧节目坐上霸主宝座,其他卫视几乎放弃新节目首播的周间,也被东方卫视成功攻下。

  而浙江强势承包、湖南虎视眈眈的周五,东方卫视以《笑傲帮》《妈妈咪呀》等性价比占优的小体量节目应战,也不失一种战略选择。

  在“看电视”对东方卫视中心总监李勇的专访中,李勇谈到,进入前三之后东方卫视将不再主动谋求排位的前行,把部分资源尽快转移到全面转型上。东方娱乐制作的网络综艺节目在视频网站播出,东方卫视与视频网站就周播剧、综艺节目展开的合作越来越多,李勇等高层频繁出现在各大视频网站论坛,谋求转型、开放平台的东方卫视已进入到了新的运营阶段。

  而在东方卫视没那么重视的收视排位上,东方卫视的表现仍值得期待。暑期档,东方卫视在黄金剧场、周播剧场、周末季播节目和整体编排上都已显现出一线卫视的风范,新旧大型季播节目类型多样,潜力可挖,关注度高的大剧热剧连发,那么,“一心向前”的东方卫视还会继续向前吗?

  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授权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