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深八影视圈
八八最近被《中国诗词大会》给刷屏了。
看着专家、选手们吟诵着古人的诗词,很多人感慨以前上学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没能领悟古诗词之美。
网上有个段子形容得很贴切,面对相似的场景,诗情画意的直抒胸臆多么迷人。
昨天这档节目上演了最后的冠军争夺战,收视率居然超过抠图不自赏。
来自复旦附中的16岁女孩武亦姝夺得冠军,以高超的才情和淡然的心态,让人膝盖跪到碎。八八上学时最怕的就是“并背诵全文”这几个字。看到武亦姝们诵读古诗词毫无忸怩作态,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心里真是既钦佩又惭愧。我可能学了假的语文……
赛后一跃登上热搜,有人说她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而且竟然是一位00后!
去年这个时候,《中国成语大会》里的白话灵犀组合同样让人眼前一亮,她们诗书满腹,全凭文学功底说话。
前段时间的《见字如面》也犹如一股清风吹来,让人沉醉不已。
或许是被明星扎推、千篇一律的真人秀腻到了,当这几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魂的节目走红后,无论是电视人还是普通观众,都开始反思我们荧屏所展现的节目形态。
是的,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是清绝才女的分割线————
年仅十六岁的武亦姝身高已达180cm,一双丹凤眼很有古典气质,颀长挺拔的身形将汉元素服饰穿得飘逸出挑。
这枚00后自小热爱国学,诗词储备丰富,她还是化学课代表,各项成绩都很出众,是一枚妥妥的学霸。当其他同学书柜上放着的都是数理化资料时,而她却只放着陆游的诗词,随身带着苏轼的诗册。
武亦姝自小就是学霸般的存在,小学到高中都就读于名校,文理举佳,录完两个礼拜的节目回去直接期末考试也没有影响学习。
初中时写过的《南浔游记》,在上海市初中生作文实践活中获得网络人气奖冠军,当时的评选教授就对这番立意啧啧称奇。
比起才华,老师和同学对她更深刻的印象是淡定。
起初武亦姝在师友的鼓励下,抱着尝试的心态参加了诗词大会,一路过关斩将,在百人团中取得前四的位置获得攻擂资格。
在自我介绍环节里,她说诗词带给她的浪漫意境是现代得不到的,于是兴奋地讲述了“江南一枝春”的意境,完完全全沉浸在诗词的海洋里。
平时的谈吐里也可以看出她的对古诗词的喜爱,譬如提到陆游的“我与狸奴不出门”,这番理解感悟也比寻常人更为多面化。
攻擂答题的时候她口吐莲花,不疾不徐念出一首首诗。
在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环节中,她跟对手轮流围绕着“月”字对诗,几个环节下来两人旗鼓相当,难分胜负。
然而武亦姝不慎口误重复,要知道许多有资历的选手都因为太过紧张,头脑反应不过来,但是武亦姝却十分机敏,旋即脱口而出《诗经·七月》中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在场的嘉宾和选手都震惊,厉害了,我的姝!
看了她的表现,连北师大的教授康震都觉得很惭愧,感慨武亦姝童子功之强大,蒙曼也连连称道她由内而外的谦逊。
在某场攻擂个人追逐战里,她全部答对9到题目,一共战胜百人团308人,获得这个环节有史以来的最高分,而一般选手能得到200分就很强大了。
几番守擂、攻擂之后,董卿曾经问过她心态会不会有变化,她却说不看重比赛结果,就算输了也是一次弥补知识盲点的机会,享受诗词的美才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的武亦姝,
一夜爆红之后收到了很多媒体的采访邀请,甚至还有模特公司看中她的身高,想让她去做模特,武亦姝不堪其扰干脆关了手机。
她甚至连自己的节目都不看,只管低头写作业。
更没有开微博,导致网上出现了很多冒牌号,她不得不拜托朋友建了个账号辟谣。
百人团里的选手在微博里po出武亦姝写得一纸信笺,字迹非常端正大气,“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或许就是她此刻心态的最好写照了。
积累源于日常,这是她日常的阅读计划。
她在节目中所背诵的《七月》,选自学校编纂的书籍,就在第一篇,复旦的老师说学生都有翻阅过,但真正能自主背诵下来的只有武亦姝。
走红之后,网上对于武亦姝的惊叹不绝于耳,但也有网友评价出这说就是古代私塾的及格水准,以前的学生作诗、对对子样样皆通,只不过到了今天这些传统文化慢慢地跟大家的生活渐行渐远。
不管怎么说,她的走红再度引发了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捧,而纯粹的喜欢就是最高境界的动力,武亦姝能从这份热爱中找到人生的方向,另一选手白茹云也从诗词里找到了治愈自我的力量。
白茹云是来自河北的一名普通农妇,她弟弟八岁时脑子长了一个肿瘤,不停地哭闹着敲脑袋,打得自己头破血流。
于是她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安抚弟弟——为他唱着背诗,渐渐地弟弟安静下来,白茹云在这个阶段也积累了许多的诗词。雪上加霜的是,六年前她得了淋巴癌,独自往返医院化疗的路上,随身携带着一本诗词鉴赏当做慰藉。
如今病痛缠身的她站在这个舞台上,却淡定从容地答对了全部选题。清贫的生活、病痛的折磨并没有让白茹云一蹶不振,诗词带给她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抚慰,还有心灵上那份豁达与宽容。
————我是一股清流的分割线————
作为春节档电视节目的一匹黑马,《中国诗词大会》的亮点当然不止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武亦姝们。评委老师们的拓展讲解、主持人董卿的真情流露都让人印象深刻。
在讲到掷果盈车的典故时,北师大教授康震老师谈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希望大家追的星是既有姣好的面容又有美好的内心
的确,徒有其表的鲜肉明星们靠上综艺卖人设红极一时,却也昙花一现;靠演技吃饭的哪怕曝光率再少,观众也不会忘了他们
在看到孩童唱着《春夜喜雨》,父亲在身旁轻轻和着时,也许是慈母心弦被触动,董卿闪着泪花,
即兴念出了叶赛宁《我记得》中的几句诗
让观众赞不绝口还有舞台的美术设计。这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这是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上个月那场辣眼睛的晚会舞美真是天壤之别
诗词大会虽是春节档的一股清流,但作品也带着浓浓的央视烙印。比如这个浓浓形式感的片头、
各行各业各民族各年龄段的诗词爱好者们成群结队的诵读古诗
由于诗词大多来源于中小学课本,因而题库的难度也受到争议。有人说题目设置太简单,广度也不够
闯关赛中百人团的表现决定了题目的分值,所以哪怕全都答对,选手的分数也不尽相同,运气成分极大
但也有人说正因为是耳熟能详的诗句才不至于曲高和寡,让大家更有参与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事实上诗词竞赛并非央视首创,早前河北卫视等台就有过尝试。说起文化节目,各台存货都不少。
最近黑龙江卫视制作的一档文化节目《见字如面》也是口碑爆棚。
节目形式与英国综艺《Letters Live》相近,都是邀请演员们来朗读书信,
并有学者为观众科普书信背景,讲述书信内外的故事
人们常用声台行表四项标准来评价演员的专业功底。但如今新生代的演员中单就第一项标准大多都是不合格的。
从他们的影视作品中你能听到季冠霖乔诗语阎萌萌的声音,
听到姜广涛边江张杰的声音,
就是听不到演员自己的声音
因而《见字如面》节目本身对演员的能力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里有绅士嗓的王耀庆,时而是看似恣意实则自省的黄永玉,时而是成名前夜小确幸的李小龙
这里有字正腔圆娓娓道来的何冰,在他的演绎下,你能感受到司马迁外孙杨恽清浊自辨的气节,也能体会“自闭症之父”蔡春猪心酸柔软的父爱
这里还有归亚蕾和张家声携手演绎的“最美黄昏恋”,蒋勤勤絮絮叨叨的讲述知青的苦乐岁月,还有张国立化身韩愈的指桑骂槐、可爱深刻。。。。。。
这里没有华美的服化道,没有过人舞美BGM,只有声音。所有的画面感皆来源于演员们的声音感染力,既高于朗读,又不似表演般刻意。
听众们或屏气凝神或唏嘘掩面
这里有萧红给弟弟的信、邓丽君写给庄奴的信;有甲午风云的痛定思痛,也有解开渡江战役真相的家书。这里的故事凝聚了许许多多的真情实感和人生智慧。
比如黄永玉对曹禺说的这番话放到如今依然催人警醒,让人听完多么想@某几位电影导演啊
看鲜肉们在泥地里打滚撕名牌,你或许会觉得好笑。看诗词和书信,你的内心却会在不知不觉间被丰富,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宝贵的荧屏资源里因为有了它们,才让我们有了更诗意的生活。“我们不该将宝贵荧屏资源供手让给那些粗俗无聊,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爆米花”节目,以博得些许廉价掌声,换取毫无意义的虚假收视,而是要沉下心来,做足以对得起时代,观众和我们这个岗位的节目。”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国诗词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