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证明中国电影依然是冯小刚的江湖

2017年12月20日 10:58  娱乐专栏  作者:肥罗大电影   我有话说

  冯小刚终于赢回了属于他的贺岁档之王。

  在此之前,《我不是潘金莲》在一片喧嚣声中也只拿下4.82亿票房,而《芳华》三日票房已经超过三亿,豆瓣7.9分,猫眼9.1分。无论这部电影遭遇多少质疑,它都是冯小刚近年来口碑和票房最好的电影,这件事,已成定局。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部电影,关于电影是一场不惜工本的自我怀旧和心理按摩的质疑同样如潮水一般涌来,甚至有评论言辞激烈地质疑冯小刚又一次试图以自我感动裹挟观众。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质疑本身也是对冯小刚的另一种证明:他依然站在这个江湖之巅。

  在此之前,他20年15部卖座片总共35.4亿,不敌《战狼2》一部电影56.8亿的票房。

  而他那些试图重返严肃题材的那些非贺岁喜剧,在《集结号》之后一直备受争议。《芳华》作为冯小刚遗愿清单上的电影,到底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什么,给冯小刚自己又带来了什么?

  这部从宣传期开始就风波不断但最终被观众口碑盖章的电影至少证明,冯小刚并没有被中国电影新世代的浪头打下去,他和那些中国电影的老炮们,包括《长城》毁誉参半的张艺谋,凭《妖猫抓》再次卷土重来的陈凯歌,依然是中国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这依然是冯小刚们的江湖,问题是,长江后浪为什么没有把前浪拍死在中国电影市场的沙滩上?这为什么依然是老炮们的江湖?答案,就在《芳华》里藏着。

  被精英吐槽的《芳华》,为什么被普通观众赞爆?

  在《我不是潘金莲》得势不得分之后,冯小刚导演终于凭借着《芳华》收获了他近几年的又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爆款。

  尽管已经是上映的第二个周,但凭借着豆瓣7.9 分的强口碑和引发的舆论巨大关注,《芳华》完全可能在票房上实现长红。上周它的票房达到了超过3亿,所有人都确信,《芳华》能轻松超越《我不是潘金莲》的票房记录。

  10亿也许并非不可能。尽管贺岁档强手尽出,《芳华》的票房曲线,依然保持着强势上扬。

  作为冯小刚的第 23 部作品,从商业电影的角度看,《芳华》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从优点上看:影片叙事流畅、节奏明快,美术、摄影、音乐都非常出色,战争场景尤其突出。

  而冯小刚熟练的拍摄和煽情技巧,让观众很容易就会被带入那个旧时代的情绪之中。这无疑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片。

  但这部制作精良、商业合格的作品,却注定遭受精英层面的口诛笔伐。大多数拥有舆论话语权的影评人和媒体,都对《芳华》提出了程度不同的批评。

  这个讲述文工团的故事,拥有一个如此悲伤的内核,却被冯小刚赋予了一种青春明亮的色彩,冯小刚拍摄了一个时代,却又为时代放上了一层强烈个人化的滤镜,作为一部改编作品,导演强烈的个人怀旧式表达又与严歌苓绝望到心死的主题和叙事发生了严重碰撞与脱节,这样的改编注定为许多精英所不齿。

  冯小刚和严歌苓的芳华当然不同。

  冯小刚要拍摄的是那个在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的军队文工团那位可望不可及的青年美工师冯小刚眼中的芳华,而严歌苓原著的重点,则是那个时代里一群年轻人之间的彼此慰藉与互相伤害。

  冯小刚的“芳华”是明亮的,怀旧的,而严歌苓的“芳华”从一开始就充斥着冰冷和破灭。

  精英们对影片的不屑完全不难理解,他们更希望看到严歌苓的那个芳华,更愿意看到冯小刚镜头对那个时代的反思,而不是热爱。

  对于他们来说,冯小刚的电影,太轻易了。

  但普通观众的感受却截然相反。

  不仅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一辈观众,甚至年轻人都在津津乐道于那些在电影中寻找到的情感共鸣,甚至有观众因此更理解了老一辈的人们,从而实现了与老一辈的某种和解。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短期内看到了那么多质疑《芳华》的大段评论,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观众成群结队走入影院。

  情怀真的是《芳华》票房成功的唯一原因吗?

  而最强力的自来水就是——带父母看《芳华》。

  这句话的出处已经难以寻觅,却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先不说这种心理从何而来,但的确击中不少人心中柔软的部分,情怀确实是个有点玄妙的东西。

  在大多数时间它甚至已经沦为一个贬义词。可情怀真有那么不堪吗?

  实际上,情怀依旧是许多大片手中的利器。这里说的情怀,说的是某种刻在观众记忆里的烙印,或者说是一种怀旧情绪,而不是指片方一厢情愿的怀旧营销。

  此前,《芳华》在临近上映前一周突然宣布改档,也以此被某些网民质疑“悲情营销”,但《芳华》真的需要悲情营销?

  一部电影能够凭借口碑票房大爆,多半是切中了社会的某种群体心理或者群体意识。《芳华》打动中国人的正是电影对过往时代氛围、情绪的细致刻画,以及镜头间所暗含的对那个时代的无限深爱。

  怀旧一直是中国影视的一大主题,但少有一部对于过往时代的刻画像《芳华》这样丰富。

  冯小刚用如此精良的制作还原了那些舞蹈彩排、红歌演唱、在战场吹奏号角……虽然随着剧情的推演,这个看似青春美好的故事逐渐转为悲伤与沉重,但这一切恰恰构成了冯小刚表达的一个圆环:青春与那个旧时代一样美好,并且易逝。

  一方面,这些集体主义的生活是中国人最熟悉和了解的生活形式,兼具一场巨大的集体怀旧的效果。

  另一方面,岁月蹉跎这样一个主题更是强化了观众的泪点。

  集体、红歌、文工团,这些词语都是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就接受的东西。当《芳华》用一种怀旧的情感去拍摄这些耳熟能详的记忆,显然能够充分激起中国观众的情感共鸣。

  因此尽管《芳华》远非冯小刚最出色的电影,但在中国市场上却获得了冯小刚近期少有的成功。

  这并不止是情怀的效力,而是冯小刚导演终于又打中了中国观众的七寸。

  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不行了?中国电影依然是他们的江湖

  在此之前,冯小刚的江湖正在急剧变化中。新一代看客崛起,似乎急着将冯小刚和他们这一代拥有中国电影最高票房权力的老一代导演赶下神坛。

  就在2017年,观众被战狼的重工业重拳和爱国主义轮番攻陷,而在喜剧上,新崛起的喜剧力量开心麻花的《羞羞的铁拳》占据了国庆档一半的票房,冯小刚的贺岁喜剧,似乎早已成为陈年往事。

  在这个大背景下再看《芳华》,就更能理解此际的冯小刚和他的电影抉择。

  当年的冯小刚,曾经在中国商业电影方兴未艾之际先后推出了《手机》、《天下无贼》、《集结号》这些高票房影片。

  而在费尽心力拍摄的《一九四二》票房惨败且收获不少差评后,冯小刚却实际上进一步放弃了令自己成为贺岁档之王的贺岁档喜剧,并且沿着拍自己想拍的电影的道路一路向北。

  《我不是潘金莲》成败各半,而《芳华》在金马奖全军覆没,这似乎成为了许多影评人进一步质疑冯小刚的证据,但在我看来,《芳华》中的冯小刚,才是忠于自己的冯小刚。

  在他离开贺岁档四年,中国电影发生了太多不可思议的改变,从单片过10亿到单片近60亿,今年的全年票房突破了500亿,并且在向550亿发起冲击。

  冯小刚在此刻选择用《芳华》回到自己所熟悉的那个年代和不熟悉的这个市场,在这个不给爆点就滚蛋、观众一言不合就diss的新电影市场环境下,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商业冒险。但《芳华》没有被这个精彩又残酷的电影市场吞噬。

  就在这周末,另一部由陈凯歌导演筹备六年的奇幻巨制《妖猫传》也将接受市场的考验。

  而袁和平与徐克的《奇门遁甲》也在这个贺岁档粉墨登场。

  老一辈还没准备退出江湖。可这依然是他们的时代吗?

  今天的商业大片,越来越像是粉丝效应和IP的集合。大工业生产时代登场,而冯小刚拍摄的这些基于个人体验的电影,则更像是个体化的作品,它更强调观众的共鸣和代入,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电影制作的反工业化。

  但事实证明,这种个人化体验依然被这个市场接受和买账,尽管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尤其是精英。

  大数据时代的电影,说白了就是根据过往数据预测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电影,所有这些,都被包装成一个美好的概念,但电影依然是靠人拍出来的。

  即使遭遇这么多的质疑,也难免被与另一部描述那个时代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做比较,《芳华》依然为冯小刚赢回了失落已久的票房之王,更重要的是,《芳华》是冯小刚献给自己青春的颂歌,是一场任性的独舞,它不是拍给精英们的,不是拍给影评人看的,但却又一次证明了,冯小刚依然站在观众这一边。

  姜文在《让子弹飞》里说的,站直了把钱挣了,冯小刚做到了。

  那个属于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当然已经过去,芳华已逝,但这依然是这些老炮们的江湖。在这个变幻莫测的电影战场上,下一场战役马上就要开始了,谁知道这一次赢家会不会又是冯小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芳华 冯小刚 我不是潘金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