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撕鬼子的《明月几时有》其实有点闷

2017年07月12日 10:40  娱乐专栏  作者:友戏App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友戏App

  对于影迷来说,7、8月份一直是比较尴尬的存在。

  这个时间段通常有两个名字。

  一个是暑期档,对于还在上学的影迷来说,意味着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影院,不少商业大片也能利用这个长假票房大卖。

  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国产电影保护月。除了部分国外大片无法被引进,国内影片在这个时间段也会扎堆上映一些目的性很强的作品。

  许鞍华的《明月几时有》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这是香港回归20周年的献礼片,上映日期特地选在了2017年7月1日。

  影片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讲述以传奇女性“方姑”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1940年代的香港展开抗日斗争,展现香港沦陷下的平凡人抗争故事。

  虽然是抗日题材,但许鞍华的电影风格显然不是手撕鬼子、敌我对立,而是融入了香港元素和文艺气息,导致大海这种冲着周迅和《风声》来的影迷,看完才发现两部片子完全不是一个类型。

  影片的豆瓣评分从6.7缓慢爬升到7.0,算不上是一部烂片。但是和同类型影片比起来,仅好于28%的历史片、27%的战争片,大海觉得还是挺失望的。

  片名“明月几时有”,正是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一句词,寄托了诗人对弟弟苏辙的思念。

  在山河破碎、国恨家仇的血腥年代,无数普通人经历了与亲人的生离死别,只留下一句“胜利后见。”何时才能迎来胜利,与亲人朋友再相见,正是影片的主题。

  影片有两处大量读诗的片段,例如方姑(周迅 饰)朗诵茅盾的作品《黄昏》:

  远处有悲壮的笳声。

  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

  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忽然又回来了;

  这回是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不单是风,有雷!风挟着雷声!

  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轰!轰!

  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明月几时有》是以香港人的视角,讲述了香港人的抗战。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琐事中,反抗法西斯的大风雨在缓缓酝酿。

  历史上,香港在抗日战争期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战斗,所以导演在讲述这段历史的格局很小,没有讲国共两党,没有讲世界局势,而是花了较大篇幅去描写香港普通市民在被日本占领期间的生活,包括物资的匮乏和治安的紊乱。

  尤其是那段婚宴的戏,普通人家结婚要“撒米”,但艰难时局之下,亲家说:“人都吃不饱,还撒什么米喂鸡?”就连饭馆里的餐具也经常被客人顺走,老板不得不叮嘱伙计要小心留意。

  但随后轰炸声四起,一阵战机掠过,行人死伤无数,原来是盟军反攻了。

  对于大多数香港人而言,他们其实是这场战争的旁观者。二战前后,香港的统治者由英国人变成日本人,然后又换回英国人,无论哪一方掌权,香港依旧是一块殖民地。

  明月几时有?苏轼吟这句诗的时候想念的是自己兄弟,香港抗日志士想的自然是祖国大陆。

  于是影片的第一章节,就讲述了方姑、刘黑仔(彭于晏 饰)等人营救茅盾(郭涛 饰)等文化名人的故事。

  1941年,日军进攻香港,不久驻港英军投降,香港进入了长达三年零八个月的沦陷时期。当时,包括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梁漱溟、茅盾、梅兰芳、蔡楚生等人在内的数百名文化名人被困香港,随时可能遭遇不测。

  这些文化名人不愿接受日伪的官职自污,于是香港抗日游击队克服千辛万苦,短短数月便使数百文化名人摆脱了日军搜捕,通过秘密通道安全被送往内地大后方。

  其实大海觉得单把这个拯救行动拿来拍成电影就会很精彩,不过意外的是这段戏在影片前半段就结束了,转移的细节和艰险被一笔带过,总感觉很多事情没交代清楚。

  造成这种碎片感的是影片章节化的叙事方式。

  影片以老年彬仔(梁家辉 饰)的回忆展开。抗战时期,彬仔是儿童团的一员,见证了方姑、刘黑仔等人的抗日经历,在他的讲述下,多个不同的抗日故事被串联到一起。

  在一般的影片中,这种回忆画面只会在影片开头和结尾出现,遥相呼应,将观众拉回现实。

  而在《明月几时有》中,影片多次穿插了老年彬仔讲故事的画面,也许导演是故意想营造一种纪录片的真实感,不过在大海看来,眼前这个人分明是梁家辉啊,怎么看也不像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

  影片的第二章节,讲述方姑、刘黑仔和李锦荣(霍建华 饰)三人以各自的方式投身抗日救国运动。

  方姑和李锦荣两人在战前是学校老师,也是一对情侣。香港沦陷后,学校关闭,儿女情长也只能让步。方姑在刘黑仔的招募下组建市区中队,为抗日游击队发放传单、运送物资。李锦荣则潜伏进日伪机关,和春夏饰演的社会名媛一起做情报工作。

  游击队长刘黑仔则是侠客型的人物。他枪法不俗,懂得随机应变,手下还有一批得力干将。在营救茅盾夫妇时,干净利落的消灭了汉奸和一批日本兵,帮助数百名文化名人逃亡;在汉奸团伙的庆功宴上,他当场击毙汉奸头目,和手下全身而退。

  不过在方姑的母亲(叶德娴 饰)被日军抓获后,导演没有让剧情朝着抗日神剧的方向发展。

  刘黑仔纵然武功高强,力量薄弱的抗日游击队也无力攻陷日军宪兵司令部。方姑在一番思想斗争后,还是放弃了营救计划,因为她知道,救她的母亲将会让努力这么久的游击队毁于一旦,在个人与国家面前,她选择了后者。

  方姑救母这条线是影片最后的一个高潮,然而这个高潮就像那个庆功宴上扔的手榴弹一样,是个哑弹。观众期待的交火场面没有出现,方母牺牲的场景也没有太多煽情,就连方姑、刘黑仔两个主人公的最终命运也没有交代。

  抗战戏,并不是说只有枪林弹雨才是高潮,文戏一样可以精彩。同题材影片中,《风声》的敌我对立十分明晰,日伪特务对抗日志士的酷刑折磨让观众的心始终是揪着的;《色戒》的凄惨结局令人震撼,王佳芝与易先生的爱恨关系和模糊立场让人津津乐道。

  相比之下,《明月几时有》就显得太闷,该有的情绪冲突没有酝酿出来,所有人物和情节的处理都和柴米油盐一样被平庸化了。

  影片结尾,镜头由小渔村的一叶孤帆向左转动,繁华的维多利亚港出现在前,意在告诉观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不过可能是比这更震撼的故事已经看了太多,这种文艺清新的抗战片实在无法引起我的共鸣。

  《明月几时有》的英文译名为《Our Time Will Come》,“我们的时代终将到来”,比中文更容易理解。其实影片主旨和抗日神剧是一回事,无非是尝试了另一种风格,但这种风格可能更适合“小确幸”,放到严肃宏大的革命题材就有些水土不服了。

  如果说《明月几时有》是一部命题作文,那许鞍华没有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明月几时有 李锦荣 许鞍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