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恐怖”中发现美和娱乐的文化

2013年10月31日17:58   娱乐专栏  作者:石毓智   我有话说

  面对“恐怖”的态度,有三种文化:

  一、从恐怖中寻找娱乐的西方文化。今天是西方的万圣节,也是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日。天黑的时候,家家户户把门口摆上南瓜做的“鬼灯”,小朋友们穿着各种鬼怪衣服,挨家挨户要糖。小朋友一晚可以要到一小篮子糖果,甭提他们有多兴奋了。

  有些住家还把自己的门前布置得比阴曹地府还恐怖,用灯光音乐渲染恐怖气氛,甚至还安装上自动装置,地上突然打开一个棺材,一个骷髅忽的一下站在你面前。但是没有人吓得哇哇乱叫,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只是觉得主人家为了好玩而煞费苦心。

  二、从恐怖中激励自己的日本文化。日本的文学艺术,乐于写阴森恐怖的情景,目的是唤醒自己的民族,奋发图强。上届女子足球世界杯,日本队出征之前,就让队员反复看上次大地震海啸的悲惨局面,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到了赛场上拼劲十足,最后拿了冠军。

  三、用恐怖吓唬人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上也有阎王殿、阴曹地府,统治者主要用来警戒世人,做坏事就要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现在还有不少把这作为旅游景点的项目,制作各种恐怖画面,说谎话者被割舌头的,偷盗者被油锅炸,如此等等。

  自然界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火山爆发。意大利南部岛屿有座活火山,历史上多次喷发。公元79年的一次猛烈喷发,摧毁了当时拥有2万多人的庞贝城。这在意大利形成了一个特有的绘画传统,就是以火山爆发为主题的著名油画很多,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2010年我在斯坦福大学访学期间,艺术系请来了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位艺术史教授,讲的就是意大利火山爆发的油画史。而且历史上,每次火山爆发,都会吸引周边很多国家的居民来观看,成了旅游热点。

  中国历史上的天灾人祸很多很惨重,然而在中国绘画史完全见不到。中国的绘画主题不外乎山水、花鸟、仕女、墨客,这些画家似乎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

  面对“恐怖”的不同文化解读,可能无所谓优劣,然而能够非同凡想一下,也许会有新发现。

文章关键词: 恐怖 文化 娱乐 万圣节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