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惊起多少三观执念师!

2016年05月11日 12:42  娱乐专栏  作者:影视独舌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影视独舌 李星文

  关于《欢乐颂》,说点儿两头不讨好的话吧。

  先得罪一头:毛尖老师说,“《欢乐颂》是金钱颂”,拥戴者众。毒Sir说,“《欢乐颂》的讨厌在于太爱钱”,拥戴者也众。然后群情激愤地喷:三观不正。

  什么叫三观不正?《小时代》里时时流露对奢侈品的跪拜之情,那叫三观不正。而《欢乐颂》只是一直在谈钱,议论钱,围绕着钱编故事,然而但是却:编导并没有说到钱就热泪盈眶,膝盖发软。谈论钱和膜拜钱是有本质区别的,好不啦?这就是我坚决反对“三观不正”说的缘由。

  再得罪另一头:《欢乐颂》谈论钱而没有超越钱,这样的立意确实不高!也许阿耐的强项就是把钱看了个玲珑剔透,并无过多其他的阐发。反正基本上起于钱,止于钱,是让人提不起精神的。另一大毛病:作为“剧”来说,戏剧冲突前半程稀薄,后半程狗血,也不能令人满意。

  最大的辩护词是:现实如此。那又怎样?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里所谓“高于”,不是粉饰生活、强行正能量,而是要比世俗逻辑多上一层基于社会学、哲学和美学的思考、呈现。用我的话说:好的电视剧要谈论有价值的议题。

  我的终极态度是:《欢乐颂》不能令人满意,那是文艺层面的事,它不该被“三观”的大棒群殴。因为“三观不正”换句老话说就是“大毒草”。别逗了你们。

  重申一个常识:剧中人的三观对错,并不意味着编导的三观对错。可能对错误的三观“津津乐道”,是为了批判之用。也可能对“正能量”敬而远之,为了躲避口号。好人得不得好报,坏人得不得恶报,不是好坏作品的分水岭。

  【文/李星文】

  【跟贴】

  @何小早:毛尖老师不同于喜欢专挑烂片360度吊打的网络影评人,她选择评论的作品基本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水准和影响力的,但作为学院派中的左派,她对影视作品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尤其左派学者对于阶层矛盾的敏感,必然对《欢乐颂》这种偶像剧路线与现实主义路线的混搭很不感冒。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两条对立的路线。

  @Dinfkbll:跟《小时代》半斤八两。一个小细节,樊胜美最后跟四美哭诉的时候说的一直是羡慕安迪曲筱潇,羡慕她们光鲜靓丽的外表什么名牌的包包,请问这时候最希望的难道不应该是拥有一对哪怕平凡却不偏心的父母吗?这剧的细节处处让人不舒服,好好好不说三观不正,反正和我三观不合。

  @深林云影:李老师,已经说了,剧里面的人再怎么三观不正都不是问题,问题是那个代表作者心声的旁白代替观众评判了小说中的角色。很明显作者的立场并不没那么客观。

  @若然若安华:影视剧可以展现残酷现实,但是最后必须要有罪有应得,好人好报的结局。毕竟影视剧要起到融合社会的目的。欢乐颂剧版频频拿法律来解决问题比原著的各种极端做法立意强多了。

  @刘婷:小说基础先天不足,停留在现实的鸡毛蒜皮和利己主义里,电视剧没从小说里突破出来很遗憾,每每我以为能有创新改编提起来的时候它就降下去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欢乐颂 三观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