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描写婆媳关系的《双面胶》,到聚焦买房问题和官场腐败的《蜗居》,再到呈现紧张医患关系的《心术》和育儿观念的《宝贝》,编剧六六似乎习惯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社会新闻热点。《女不强大天不容》也不例外,而且这次六六做得更彻底,直接让社会记者来当主角,通过记者的视角将地沟油、PX事件、医院贩毒事件、媒体责任等问题自然而然地插入进来。


  这部剧成为了社会新闻大合集,但遗憾的是,几乎每个事件都没有深入探讨下去,重点还是放在了女主角郑雨晴因为暗访流产或是摔断腿了,以及由此引发的琐碎的家庭对话和家庭矛盾。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不是一档社会新闻节目而是一部情感电视剧,而且要在国产剧的领域里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尺度把握难度不小,《女强》曾遭遇临时撤档延播便是前车之鉴。


  此前,六六也曾对小浪感叹,“工作要选难的做嘛,轻松的,太好挣的钱一定是不长久的。”在快销热剧层出不穷的大环境中,有意识地加入社会观察角度,对六六来说这应该就是一件“难”事,也是她作为编剧的突出之处。


  当然,剧里还有很多六六更擅长的东西,比如大篇幅的关于夫妻、婆媳、姑嫂、翁婿等之间无比琐碎的家长里短,这也使得有网友调侃女主角郑雨晴为“行走在职场的国民媳妇儿”。是啊,光是郑雨晴爸妈这对老两口无聊的斗嘴,以及关于他们要不要离不离婚的争论的段落,估计拼凑起来就占了好几集。也难怪这部剧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度并不高,这种比较“老”的套路可并不是如今在互联网文化侵染下口味多元化的观众乐意看的。


  六六表示剧里的职业部分和情感部分的比重就是一半一半,“女性到中年面临婚姻的痛苦和爱情的选择,是很常见的。我每天看到的微博私信留言,绝大多数和这个有关。”由此看来,这样的布局也是她有意而为之。


各方热议


  早先在《云中歌》开播时期,杜淳就曾告诉小浪,自己出演《女强》非常过瘾:因为对戏的个个都是戏好的实力派演员。的确如此,六六大赞“很好用”的御用演员海清,一颦一笑都是戏的超级绿叶陈小艺,露着八颗牙假笑、靠着活色生香的走路姿势刷了一段时间屏的秦海璐,以及将秦海璐手下的受气包形象演得活灵活现的杜淳本人等等,主演们个个演技在线,文艺青年李保罗、机会主义者张国辉,配角们也都可圈可点。


  然而,这么多戏好的演员们齐聚,《女强》在讨论热度上却始终温水汤汤,主要是角色没有太多爆点。秦海璐扮演的“徐奶奶”令人印象深刻,但是除了“第一眼的深刻”,此后缺乏吸引人的展开让角色更丰富。


  而到了剧集后期,海清扮演的郑雨晴也因为工作之外不顾家而有大把时间和丈夫的好兄弟“正大光明”腻在一起,离婚之后转身便投入高飞怀抱,弃十几年感情于不顾,让不少观众觉得不解。面对父母的责难,她更是将自己无法处理好家庭与事业平衡的责任一股脑推到父母的感情问题上,强势地莫名其妙,也让人质疑“人设崩塌”,而不大讨喜。


  此外,小浪还是想例行吐槽一下《女强》的细节问题和植入广告问题。《女强》的故事起自上世纪90年代,报社办公室的老旧的木地板和室内装修倒也符合年代风格,然而到了室外,1999年的马路上就双向八车道,还密密麻麻挺满了私家车,就太跳戏了。另外,还有观众注意到广告灯箱上的二维码而发出“天问”:请问主人公们拿着某牌子黑白小屏数字键手机,如何扫二维码?还有郑雨晴去看望养殖户手提如今广告火热的某品牌牛奶,生硬植入的某二手买卖广告单截出来就可以当广告播了。


各方热议


  在《女强》开播前,小浪与小浪的同事们曾经对它满怀期待,毕竟它是国内少有的聚焦我们媒体行业的行业剧。近几年来,每当有行业剧集中喷发之际,“拍不出好的行业剧”的问题总是被重提,这一次《翻译官》《女强》《好先生》齐聚,后有《猎场》《外科医生》排队,“行业剧”难免也成为《女强》的鉴定标准之一。


  暗访、偷拍、飙车、职位升迁、稿费发放、宣传口径、广告费用的拖欠与讨要……相对于大多数专业场景经不起推敲的行业剧,《女强》对记者职业的工作呈现虽然体量不大,但也算是面面俱到。只不过,仍有一些没有说服力的情节,例如郑雨晴暗访地沟油穿帮后逃跑后,车费出悬崖而导致流产,显现出的是悬浮剧对于女性生育问题的恶趣味;郑雨晴在实习期时和师父刘素英在洪涝灾难之时,在渡船停摆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登岛,以及在医院贩毒事件中用安全带将自己悬吊在六楼拍照。这些情节虽然高歌了记者的职业责任感,增强了剧集的戏剧性,但是哪怕新闻系的学生都知晓,以生命为代价来做新闻并不可取,这都为新闻工作者做了错误的示范。


  到了郑雨晴意外升任报社社长之后,对记者工作的具体呈现就更少了,但小浪不得不说,这后面的剧集可能才是《女强》作为行业剧的精华之所在。在后面的剧集中,以都市报社社长郑雨晴的视角,呈现了都市报盛极转衰,以及传统媒体人求生存的过程。


  令小浪印象深刻的是,在郑雨晴还是记者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她在PC化工厂报道上有“标题党”嫌疑,被市领导喊去谈话的老领导便在保护年轻记者和应对官方要求方面尽力周旋。而在郑雨晴当了社长之后,她在保健品特刊一事中也陷入了新闻价值和顺应领导要求的两难。妙就妙在,《女强》没有脱离中国媒体的特殊性,没有回避媒体作为官方喉舌与舆论监督工具的双重性,实属难得。


各方热议


  小浪曾看到这样一个评价,“《女强》是中国式传统媒体的标本”,虽然在专业的呈现方面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女强》对纸媒记者的工作场景,以及传统媒体由盛转衰的大背景、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上都有不错刻画,这样的评价也算是中肯。


  然而,这是一部成功的行业剧吗?答案应该是有所保留的,毕竟《女强》中大体量而琐碎的家长里短,还是显得有些过时而让人提不起兴趣。而一部“好”的行业剧,不仅仅只要专业,还要“好看”。对于国产行业剧来说,任重而道远。(叶子/文)


我来打分
0
点评

调查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