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留念现场演奏电吉他。
卞留念在6米高展览海报前。
30年创作3千多首音乐作品,这是一个奇迹。昨天下午,卞留念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召开了即将于20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留念南京——南京文化名人卞留念30年音乐成果公益展”媒体见面会。现场他带来了电子钢琴、电吉他等自己收藏的世界顶级乐器,他一边演奏,一边介绍从艺30年经历时称,“30年来,我每天在音乐的花海里,忙忙碌碌,就如同一只小蜜蜂。”
扬子晚报记者 蔡 震 文/摄
5·20是“我爱家乡的意思”
去年4月18日,卞留念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他的个人音乐会,这位“南京的儿子”,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把从艺30年来的音乐成绩打包成一份超级“大礼包”献给南京,众多重量级明星唱响了这场音乐盛会。一年之后,卞留念再次回到故乡,他这次带来的是一个更大的“礼包”,“5·20是一个多么好的日子,是‘我爱您’的意思,是我爱家乡的意思。南京是我的故乡,我带着这份情感,这份勇气,把30年来创作的3千多件作品,向家乡父老汇报。”
作为“南京文化名人”,卞留念的音乐创作成果为南京、为江苏省、为我国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他创作的《今儿高兴》、《愚公移山》、《欢乐中国年》、《心情不错》、《让我们舞起来》、《爱的火焰》等一批歌曲,被广为传唱。为回馈家乡、回馈社会,作为中国文艺志愿者,卞留念将在 5 月 20 日至 27 日期间,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留念南京——卞留念30年音乐成果公益展”活动,将所有音乐作品原件捐献给家乡,以回报家乡人民的厚爱,同时举办音乐创作学术研讨和中国民乐电声化科技专业研究等学术交流活动。
谈起这次展览的设想,卞留念感慨说,“艺术家,不是什么大腕儿,不是什么明星,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必须要走进大众,要接地气。这个觉悟,这个使命,必须要有。我当选了南京文化名人,就是文化使者,就要积极响应‘到人民中去’文艺惠民服务大行动,就有义务传播好文化。”
在1个多小时的媒体见面会上,卞留念即兴演奏了电子钢琴、电吉他等多种乐器。姜孝萌、张丹丹演唱了青奥会主题歌《中国名片》。
三千音乐手稿打造空中旋律
此次“回家”办展,观众将看到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形象。展览中卞留念将以震撼人心的手法,展示他30年来的音乐成果。卞留念向记者介绍,展览将分为六大篇章,立体化的进行呈现。观众将踩着地上的乐谱地毯进入展览大厅,头顶上是3千份音乐手稿组成的空中旋律,墙面上展现的是大事记,一幅幅珍贵照片,介绍卞留念用音乐参与各个时期的重大活动,有奥运会、青奥会、大学生运动会、东亚运动会等。令人称奇的是,卞留念带来的音乐手稿全都是用毛笔写的,“我用毛笔写字,坚持了几十年,毛笔让我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让我有创作的灵感。”除了卞留念的毛笔字手稿,观众还能欣赏到著名书法家管峻书写的余秋雨为此次展览撰写的文章。
卞留念用南京话告诉记者,他为此次展览准备了两年时间,“我每天忙得汗津津的,不容易哦。”为了收集这3千首音乐作品资料,卞留念到处奔波,“真是大海捞针,有的早年的音乐海报是从私人收藏者手中借来的。”而如何展示3千份音乐手稿,也让卞留念煞费苦心,“3千份手稿全部用一根根钓鱼线吊起,几千根线,忙了三天,蔚为壮观。”除了音乐手稿,卞留念还将展出个人收藏的各种顶级乐器,他选了具有代表性、有特色、比较少见的乐曲带来给家乡观众欣赏。有梅兰芳、马连良演出用过的京胡,还有一件为新疆少数民族乐器萨塔尔,“这是一件古董,我得到时有些损坏,后来我把它修理好了,音域宽广,音色清脆,真是美妙无比。”
“小红花”练就了吹拉弹唱
在展厅中,卞留念特地搬来青奥会上的金色三角钢琴,在他的激情演奏中,观众将看到一位从南京小红花艺术团走出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家的成长历程。
卞留念出生于南京,7岁进入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练就了吹、拉、弹、唱、舞的多方面音乐才能。“1968年,我在琅琊路小学上学,也不知道怎么会看上我,只是记得老师让备选的孩子都伸出小手,看我小指长度比较接近无名指,就要了我,后来才知道,我的手适合弹拨乐器。”回想当年,卞留念感到那是一段无比快乐的时光,“每当重要的国际贵宾到访南京,我们小红花就开始忙得不停。我的音乐基础就是那时候打下的。”
长大后,卞留念考进了南京艺术学院二胡专业。虽然他已经过了青春的年纪,但这朵老红花还在绽放,去年青奥会他拉着二胡冲向夜空,在家乡人面前,向世界展现了他的“炫技二胡”的独特魅力。30多年来,尽管卞留念也玩电子音乐、西洋乐器,打造属于自己的音乐航母,但是二胡始终是卞留念的拿手好戏和放不下的情结。
如今,卞留念隔三差五地都要回南京,“我十分怀念小时候那种南京味道,那种南京特有的城市规矩,我时常在音乐、创作中寻找那种让我挥之不去的,透进南京人骨子里的南京味道。”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