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集体掘金“80后回忆”

2016年02月24日 11:59 扬子晚报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火影忍者》

  继2015年《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后,今年2月,中国动漫迷又迎来了一个怀旧高潮,《火影忍者》带来号称可能是最后一部剧场版的《火影忍者·博人传》,目前已上映;过几天《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也将上映。在《美人鱼》大规模消费“情怀”的同时,这两部日本动漫电影也引发了“情怀说”,但记者发现,因在中国延迟上映等因素,这些粉丝电影的票房并不尽如人意。

  扬子晚报记者 孔小平

  《火影忍者》与日本上映时间间隔最短

  从上映时间来看,《哆啦A梦:伴我同行》《名侦探柯南》《圣斗士星矢》系列电影在日本早就上映了,中国上映时间是大大延迟的。唯一时间近一点的是《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在日本是去年8月上映的,算是日本动画电影进军中国市场之中间隔最短的。

  据了解,15年前,初次进军中国的日本人气动漫改编电影《犬夜叉:穿越时空的思念》遭遇了相当尴尬的冷遇。而在日本人气漫画中,目前仅有《犬夜叉》《哆啦A梦》和《名侦探柯南》3个系列在中国电影市场亮相。所以之前有不少日本媒体表示,《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在日本创下的26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48亿元)的票房成绩会被中国市场所超越。另外,《圣斗士星矢》也拥有一批忠粉,1992年动画片《圣斗士星矢》被引进到内地,当时全国的小朋友都在讨论“天马流星拳”。

  口碑受赞忠粉还是会买单的

  从市场来看,80后粉丝对《火影忍者》剧场版还是很认可的,打分颇高,甚至很多男网友都发布微博或朋友圈称“观影时不断泪目”。记者了解到,该片剧情以成长为七代目火影的鸣人及其儿子博人为主角,在渲染父子情的同时亦不忘打情怀牌,热血、梦想、友情等《火影忍者》最吸引观众的元素表现得面面俱到。不少影迷写影评怀念当初有《火影忍者》相伴的青春岁月,更感慨主角长大了,而自己也已踏入社会,彼此都明白了何为责任和守护。

  粉丝买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火影忍者:博人传》是原著作者岸本齐史首次亲自操刀制作的“火影”剧场版电影,这也是该片比过去的剧场版更受欢迎的因素。岸本齐史透露,他在漫画连载结束后便把精力全部倾注在剧场版上,甚至表示“我已经写不出比这更有趣的故事了”。这是《火影忍者》的第11个剧场版,如无意外,也是最后一个。

  粉丝电影的票房首日高首周末并不高

  不过票房才是硬道理,记者发现,《火影忍者》剧场版自18日上映以来,票房走势反映了其粉丝电影的特点:首日票房相对比较火爆,但首周末的票房并不高。这多少说明《火影忍者》虽然是一代人的情怀所托,但其粉丝数量在更大体量的中国电影观众群体中仍属沧海一粟。有业内预测,该片在中国的总票房应该很难超越2亿元。

  有日漫忠粉告诉记者,日本动漫电影在中国的票房体量不可能太大,因为在中国大多是延迟上映,特别忠实的粉丝早就通过各种渠道先睹为快了。即将上映的《圣斗士星矢》也存在相似的情况,电影《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在日本2014年6月就上映了,影片在豆瓣网评分为6.6分,可见已经有大量粉丝提前看过了。而且记者昨天浏览了几个电商APP,该片也已启动预售,但南京市中心的几个影院,目前也只有零星的一些座位被预定了。

  情怀之后突显影片本身质量

  虽然之前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等引发粉丝们纷纷提及“童年记忆”与“别了,哆啦A梦”等情怀字眼,但当时也有非粉丝评论说,《哆啦A梦》的剧情进展仓促而混乱、剧情更偏向幼稚而非纯真,所以看着影院周围粉丝的各种感慨和追忆,自己觉得很“尴尬”。所以说,情怀的气泡一旦被戳破,也就暴露了影片本身的质量。其实去年的《名侦探柯南:业火的向日葵》在内地票房也最终止步8161万元,远低于日本国内的45亿日元票房。

  但是怀旧还在接力,有消息称,目前包括《海贼王》《名侦探柯南》新剧场版都有望在今年进入中国。此外,去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的《樱桃小丸子:来自意大利的少年》也极有可能进入中国,伴随中国观众成长的小丸子,将紧跟哆啦A梦以及柯南的步伐,与中国观众在大银幕上约会。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80亿先生邓超:一个大写逗比的逆袭

《美人鱼》上映后有一个逗比归来,带着新的称谓:80亿先生。[详细]
80亿先生邓超:一个大写逗比的逆袭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