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偏爱的王子,不只是“哈姆雷特”

2016年02月27日 01:59 新闻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导演格里高利·道兰/晨报记者 何雯亚哈尔王子贯穿于“三部曲”中晨报记者 邱俪华

  这几天,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简称RSC)正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莎翁著名的“王与国三部曲”——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这是一次体验“原味莎剧”的绝好机会。撇开语言和文化差异,莎翁作品在英国本土上演时,也同样面临一个艰巨的“翻译”过程——如何把莎翁的语言“翻译”成演员能够理解和表达的台词,同时让观众有共鸣?格里高利·道兰作为剧团的艺术总监和这3部戏的导演,在这方面非常有经验,他针对上海观众可能遇到的问题,一一做了解读。

  记者:您如何让现代的观众与莎士比亚产生联系?

  道兰:尽管莎士比亚离开我们已有400年,但他仍然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就我的体验而言,没有一个作家能像他那样在作品中体现出那么广泛的人类经验、那么丰富多彩的故事和鲜活多样的角色,他述说了人的内心——爱与悲、嫉妒与野心、绝望与生死,他明白我们有多伟大,也知道我们可以多残酷。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一个伟大的说书人,是古往今来最懂我们的作家。

  记者:您会不会担心中国观众无法准确地理解这些戏?

  道兰:我们必须明白莎士比亚不是在写纪实,而是为他所处的年代写剧本,所以他笔下的亨利五世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亨利五世。这些戏不是写历史,而是关于父子关系、权力的控制和滥用、战争正义与否等主题的探讨,中国观众不必担心不懂英格兰的历史而无法欣赏这些作品。

  记者:《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都各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方面是平民生活,另一方面是政治斗争。您认为哪条线对当代观众来说更具吸引力?

  道兰:在所有3部剧里,这两条线都是相互关联的,但若因此推断3部剧的基调都一样那就错了。《亨利四世》(上篇)既有悲剧,又有喜剧;《亨利四世》(下篇)中的人物开始面临疾病和死亡的折磨,通篇充满了悲伤; 到了《亨利五世》,年轻的国王正竭力实现父王遗愿,并在阿金库尔一战中出奇制胜,征服法兰西。

  记者:《亨利四世》 真正的主角是哈尔王子(即亨利五世)。跟“哈姆雷特”相比,您认为在莎士比亚心目中,这位“王子”是什么位置?

  道兰:哈尔王子困惑混乱、聪慧多疑,喜恶作剧,充满勇气与渴望,他的这些特质贯穿于三部曲中,而变化的则是他的自我意识、情感、动机,以及他成长过程中如何转移精力和能力。你能看到这个人物的一生,他如何度过各种极端境况,如何在经历巨变与痛苦后觉醒,莎士比亚的语言自有其魔力,能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将故事娓娓道来。这点,阿历克斯·哈赛尔(哈尔王子扮演者)做得很棒。

  记者:约翰·福斯塔夫是莎翁笔下最具喜剧色彩的人物,您如何帮助安东尼·谢尔理解他所饰演的这个角色?

  道兰:福斯塔夫这个人物确实很复杂,准备这个角色的时候,我和安东尼·谢尔讨论的是,要相信莎士比亚的直觉——福斯塔夫越是声名狼藉,观众们对他就越着迷。

  记者:舞台上还有一支由8人组成的乐队现场伴奏,这样传统的形式和新创作的音乐,是如何做到平衡的?

  道兰:你在任何一场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演出中听到的音乐,都是我们委约创作并现场演奏的,作曲家保罗·英格里希柏为这3部戏写就的音乐,婉转动听又势力万钧,进一步强化了戏剧效果。

  记者:今年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计划了哪些重大纪念活动?您觉得纪念他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道兰:我万分荣幸能够领导这么一支优秀的团队,并且能在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镇上演他的作品,那里是他出生、生活和逝世的地方,仍然留存着莎士比亚当年经常出没的建筑。这一切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莎剧阵地,而我们也筹备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每年的4月23日,也就是莎士比亚出生当天,小镇上都会组织游行,今年有更多活动等待着大家,如表演工作坊等,免费向家庭开放。我们也在正在与BBC电视台合作录制一档特别节目,向莎翁的剧作及其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场的遗产致敬,正在BBC2台直播。我们欢迎世界各地的访客加入我们!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陈赫张子萱为什么得不到公众的原谅

从春节开始,关于陈赫张子萱领证的传言就构成精彩的悬念剧。[详细]
陈赫张子萱为什么得不到公众的原谅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