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天里的“寻根之旅”

2016年03月28日 02:00 京华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哀悼进行曲》总谱手稿,共19页,现藏于上海音乐学院。《春节序曲》乐谱,收藏于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伴随着春日的清风和暖阳,由国家大剧院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交响乐基金会特别支持的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日渐临近开幕。日前,12支参与演出的乐团都已进入紧锣密鼓的排练中,一场中国交响音乐的“寻根之旅”即将于4月8日启程。

  聚焦交响“那些年”

  探寻遗珠传承文化瑰宝

  4月8日至29日,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即将开启崭新征程。国家大剧院的“中国交响乐之春”迄今已历经四届,本届以“中国交响乐记忆”为主题,聚焦中国交响乐跨世纪的发展脉络,挖掘出一批鲜有机会上演的中国早期管弦乐作品,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进行集中呈现。

  来自全国的12支交响劲旅,将轮番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国家大剧院演出部副部长王路藜表示,本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将展示29位中国作曲家的34部作品,旨在通过这些作品追寻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足迹,挖掘、弘扬中国音乐文化,共同推动中国交响乐事业的繁荣。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家梁茂春对于本届的策划表示了极大认可与支持:“从萧友梅1916年在德国创作《哀悼进行曲》至今已经有一百年的时间,现在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做一次回顾。也是时候该把那些濒临失传的交响乐遗珠重新拾起,让它们在历史上留下声音。”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陈佐湟说:“国家大剧院不仅要支持、发扬中国交响乐的队伍,更要传承中国交响乐的文化,这些作品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忆老辈作曲家足迹

  揭中国交响乐春之篇章

  80岁高龄的施万春见证了中国交响乐发展道路上的风风雨雨:“记得儿时,一家人连吃饱饭都困难,学习音乐几乎是天方夜谭。好在那时候有位音乐老师免费教我和声、钢琴,但大多数时候我都是摸索着去学习。”数十年来,施万春创作了大量交响乐及电影音乐作品。在本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中,他最著名的代表作《节日序曲》将在4月13日由山东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再度奏响。

  对于本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策划,施万春倍感欣慰:“中国的作曲人一直苦于没有一个好的平台演出自己的作品。中国作曲家,无论青年或老年,手里不是没有好的作品,只是无处可用。在这次‘中国交响乐之春’中,各乐团都纳入了一定比例的中国曲目,这是一次高瞻远瞩的策划,国家大剧院定会通过其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全国音乐院团,一同重视起中国交响音乐文化,促进中国交响乐事业的繁荣发展。”

  作曲家三宝的母亲是创作了《嘎达梅林》的老一辈著名作曲家辛沪光。发布会上,三宝讲述了辛沪光于1956年创作《嘎达梅林》的经历,以及一段由《嘎达梅林》带来的音乐情缘。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三宝也走上了作曲之路,创作了《亚运之光》《不见不散》《暗香》等耳熟能详的作品,以及《侠客行》《百年恩来》《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苦茶香》《金粉世家》诸多影视作品的经典配乐。在4月21日沈阳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中,辛沪光的交响诗《嘎达梅林》将由郑小瑛执棒上演。

  京华时报记者杨杨图片由国家大剧院提供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我是歌手4》能否在最后重回巅峰?

进入本季收官阶段,芒果卫视的《我是歌手4》终于找回了状态。[详细]
《我是歌手4》能否在最后重回巅峰?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